不同的新興經濟體及其共同特點
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人們習慣用專用名稱來描述一些具有類似特征的國家,盡管這些國家具有不同的歷史背景或文化遺產,而首字母縮寫詞則經常被經濟學家和決策者作為一個方便的工具來說明自己對世界事態的概括或各個不同群體聚合的現象。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局勢的變化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除了奧尼爾創造的“金磚四國”(BRICs)外,多個術語或縮寫詞被用來描述在全球經濟活動中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的國家集團。
Vista 5,遠景五國:2005年,日本的金磚四國經濟研究所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即用Vista 5來形容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這5個新興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都有新興市場的特點,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多的年輕工人、穩定的政治和經濟局勢,并具有對外資的吸引力和擴大消費的基礎。
Next Eleven (N11),下波11國:2005年12月1日,高盛集團根據除金磚4國以外的11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和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提出了這一名稱,這11國指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土耳其、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及、伊朗、孟加拉國。該名稱是對這11個國家光明前途的預測。③
Group of Five (Outreach Five),五國集團(延伸五國):2007年,這一名稱由德國總理默克爾女士創造、并由八國集團在所謂的“海利根達姆進程”中使用,以標識5個具有前途的國家: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由于這5個國家具有發展潛力,八國集團希望將其納入它們對全球重要事務的討論之中。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IGI)對上述5國集團也有類似的稱呼。④
B(R)ICSAM Constellation,六國星座:這是位于加拿大滑鐵盧的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IGI)對上述5國集團的類似稱呼。由于俄羅斯進入了八國集團,有的人認為金磚四國(BRIC)名稱中代表“俄羅斯”的R應該被拿掉,而加入另外兩個經濟狀況和發展前景看好的國家南非和墨西哥。然而,國際治理創新中心認為,該集團仍應包括俄羅斯。
Emerging 7 (E7),新興七國:這是2009年由普華永道創造的一個新的稱號,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墨西哥、俄羅斯和土耳其。普華永道預測這7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到2020年將達到七國集團的70%,到2032年,這一集團將在所有領域超過現在的七國集團。
CIVETS (CIVITS),靈貓六國:這是《經濟學家》雜志于2009年創造的名稱,包括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這些國家的特點是具有眾多的年輕人口與具有活力的多元化經濟,因此是最適合國際投資的國家。后來,名稱中的C由哥倫比亞換成了中國,埃及換成了印度。該名稱保留了原來的讀音,只是將詞中代表埃及的E改成了代表印度的I,即CIVITS。⑤
Emerging 11,新興十一國:2010年4月9日,亞洲博鰲論壇在中國海南舉行,人們在會議上用新興十一國來指代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這11個國家也是20國集團的成員。這一稱呼是基于新興國家應該總體作為一個研究對象而提出的。
MIST,迷霧四國:2011年,吉姆·奧尼爾創造了另一個專用語,表示有利于外國投資的國家。迷霧四國是從下一波十一國挑選出來的,包括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和土耳其。與11國中的孟加拉國、埃及、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越南和伊朗相比,迷霧四國的投資前景遠勝于金磚四國,是國際投資的另一選項。⑥
Growing Economies,增長的經濟體:2011年2月,吉姆·奧尼爾提出了增長的經濟體的概念,它包括金磚四國和下波十一國,即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土耳其、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及、伊朗和孟加拉。這些國家形成了新興市場,是世界經濟中最新最大的驅動力。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名稱來形容新興經濟體,如“全球變化的亞洲推動者”、新興市場、新興國家、新興市場國家、未來七國、新興市場經濟體,⑦等等。雖然一些詞是由金融或投資公司提出,但不同的智庫、論壇甚至雜志都參與到這場造詞熱潮之中。這一現象表明,世界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蘊藏著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的豐富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