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設市需要配套相應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四大領導班子,因此,設市后從行政人員配置到管理層面行政成本成倍增加。”文輝表示,此次試點進行大部制改革,將大大減少設市增加的行政成本。
文輝認為,現階段部分較大城鎮行政管理可以看做“小馬拉大車”,基層政府可以在大部制框架下,通過增加社會購買服務實現政府良好運轉。“過去‘小馬拉大車’不是好的比喻,有其弊端,但從現在來看,‘小馬拉大車’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中國城市規劃院國際城市規劃研究室負責人荊鋒日前在2014年城市中國計劃年會上也表示,現階段涉及空間資源管理的部門規劃之間缺乏協調,政令不一致,難以發揮切實的管控作用,大部制框架下,可以有效減少部門之間的隔閡。
“國家希望通過新型城鎮化試點,找到一套切實可以普及、復制的做法。”徐林說。
據了解,除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外,還將重點試點農業人口轉移分擔機制、可持續投融資制度、農村土地改革等方面。
在探索建立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中,成本分擔包括: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根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類,明確成本承擔主體和支出責任。
此外,將探索可持續投融資機制。徐林表示,由于城鎮化涉及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建設內容,更需要尋找多元化、可持續,特別是成本合理的融資服務。與此同時,需探索建立合理債務風險控制制度,以平衡債務風險控制。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將在農民用房確權的基礎上,探索宅基地上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及實現形式和途徑。在徐林看來,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最難的。“改革的復雜在于要實現多重目標,一方面在農民進城的過程中要有效保護農民產權,另一方面要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還要使農民的耕地通過流轉實現更有規模效益的經營。”
徐林透露,新型城鎮化試點將進一步探索農民宅基地使用權、耕地承包經營權保護問題,以及在銀行抵押后的產權保護問題。(梁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