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鋼鐵產業走出去面臨三大風險
政治風險。“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推進與沿線國家的政局發展密切相關。投資東道國內部不同利益團體利益沖突所引發的政局動蕩、民族宗教沖突,甚至內亂都會使投資企業遭受重大損失。應該認識到,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深陷大國博弈“角力場”,國內又存在著權力交接、民主化轉型、民族沖突等多重矛盾。因此,政治風險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推進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風險。
我國企業參與的“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基建、交通、重化工等領域占據主流。其中,相當多項目由國有企業參與并主導,需要以東道國政府的高度認可及政局的穩定為前提。2015年以來已有部分項目爆發危機,如1月份斯里蘭卡政府換屆,重新審查外商投資貸款條款并調查腐敗行為,價值14億美元的科倫坡中資港口城建設項目被緊急叫停。2月,柬埔寨政府宣布暫停中國企業承建的4億美元水壩項目,預計2018年前都不會再開工。
管理風險。“一帶一路”沿線的部分地區,文化沖突激烈,民族成分復雜,宗教氛圍濃厚。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等多種宗教信仰并存,宗教形勢錯綜復雜。沿線地區的多民族、多文化、多語言和多宗教信仰,對中國企業的海外項目運營構成挑戰。目前我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海外項目投建階段的土地、礦產、交通設施等主體及配套設備的建設問題,運營階段的稅收繳納、勞工糾紛等屬地化的管理問題,以及退出階段的項目清算和投資退出的機制安排問題。
不同國家在注冊、勞務許可、稅收、環保、采購等方面針對外資企業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限制,中國企業到一個營商環境較差的地區進行投資,所遇到的問題將遠遠超出投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所面臨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以前從未遇到的問題。
環保風險。鋼鐵工業屬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產業,每道工序都會排出不同的殘料和廢物,污染伴隨著生產全流程,集中表現為廢水、廢氣、廢渣的“三廢”污染。在“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經營環境不成熟、中亞等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國內部分企業的環保意識較差的情況下,我國鋼鐵企業應警惕因僥幸心理引發環保糾紛,將廢水、廢渣等污染防治工作融入到日常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