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正在發生一場新的產業革命,這場產業革命不是把互聯網簡單應用到傳統產業領域,而是互聯網、物聯網、傳統產業三位一體的革命,智能制造是這場革命的典型表現。作為新產業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與新產業革命的三個要件——勞動力知識密集化、勞動工具數字化、勞動對象服務化不可分割的。以智能制造為重要內容的產業革命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敞開了窗口。為了積極應對產業革命,為智能制造準備充分而必要的條件,應采取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政企合作創新戰略。
【關鍵詞】智能制造 產業革命 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 政企合作 工業4.0
【中圖分類號】F43/47 【文獻標識碼】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5.19.005
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思路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簡言之,“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歐美版本
在“中國制造2025”出臺以前,智能制造在國際已經有多種版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歐美三國的版本,即德國的“工業4.0”、英國的“高值制造”、美國的“先進制造”。
德國的“工業4.0”。“工業4.0”是德國面向2020年的高技術戰略,核心內容是智能化生產系統,即在系統或產品的生命周期內,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化實時傳給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隨時通過數據優化價值創造流。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概論》作者烏爾里希·森德勒的觀點,理解“工業4.0”有四個要點,即第四次產業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物與服務聯網(IOTS)、機器對機器的通信(M2M)。
“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1.0”,其標志是蒸汽機和機械生產設備;第二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2.0”,其標志是電動機和大規模生產線;第三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3.0”,其標志是電子、信息技術和高度自動化生產;第四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4.0”,其標志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和智能化生產。簡而言之,“工業1.0”是機械化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是智能化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