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國家的網絡生態問題比較嚴重。這個生態說得太重怕把諸位嚇著,說得太輕又怕引不起關注。簡而言之,三句話總結:一個網絡無主權;第二個我們網絡的基礎設施,幾乎全部受制于人;第三個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因此,想打翻身仗有很大的困難。
網絡生態作為一個思想平臺,主要存在思想認識和戰略路線不統一的問題,致使中央政策精神不能貫徹。習主席在大會上講,我們沒有選擇,非得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這為我們發展安全可控、自主可信的國產產品指明了方向。還有著名的三句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買不來,靠不住,走不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思想很混亂,現在整個社會市場的現狀完全與互聯網精神相悖。此外,我們的技術生態總是喜歡跟蹤西方發展。那么問題來了:跟蹤帶來的創新,其實很快就落后了。所謂的創新就是為了邊緣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們現在是追著發展,不管彎道超車還是直線跨步,最后非常容易造成代理人壟斷。這種壟斷對我們的市場發展非常不利。我們的網絡生態,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被塑造”。從思想、認識和裝備上,基本上都是被塑造的。塑造之后在網絡當中被瘋狂的掠奪,人民的隱私被出賣,在網絡空間中,最大的資源財富是數據。
當前網絡安全生態呈現碎片化特征。我們在很多研討會上,大家提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互聯網停服和斷網是常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管經濟利益的矛盾還是政治利益的矛盾,隨時可以導致斷網,一旦斷網或者停服,這個損失和巨大的風險由哪個部門來承擔,有沒有這個巨大的安全風險?所以我說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
今年7月1號國家頒布安全法,法規明確規定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尤其涉及安全的重大基礎設施,應該是國家行為。所以我覺得今天我們在推進eID項目的時候,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社會上的一些理論和一些部門,還存在混亂的思想。有很多人認為民主化市場化可以排斥國家行為。所以在這里我們的觀點就是把eID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責任,放在公安部來承擔,不能轉出。那么隨著管理的推進,我們需要多維協同,各個部門都可以參與,但是責任明確,分工明確。責任清晰是搞好一項工作的關鍵,過去九龍治水,很多部門都來管,最后誰也不管了。
(本文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