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與“立”結合中不斷提升主流意識形態戰斗力
“破”是手段,“立”是目的。在深入批判各種錯誤思潮的同時,我們必須積極作為,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不斷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的戰斗力。
堅持用歷史的維度看待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在我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必須堅持實踐的觀點,正如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一樣,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也必將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二是要樹立實踐的觀點,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符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堅持用整體性思維謀劃主流意識形態建設。主流意識形態建設是關系到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未來的重要戰略工程,我們必須堅持用整體性思維進行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既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又要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既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又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等等,面對這樣的任務,我們必須堅持整體思維,整體謀劃,切忌用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方法對待主流意識形態的建設。
堅持用包容的心態審視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由于我國現階段社會思潮呈現多元發展的態勢,主流意識形態一方面要旗幟鮮明地與各種錯誤思潮作斗爭,另一方面需要有博大的胸懷,要用包容、開放的心態審視其他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訴求。在思想文化領域,只有通過不斷碰撞、交鋒、論戰,才能推進思想文化的不斷發展。一種思想文化一旦搞自我封閉,其結果只能是孤芳自賞,失去生命力。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在斗爭中才能發展,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必然還是這樣。”16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也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正是在與各種錯誤思潮的斗爭中形成、發展壯大。
堅持用以民為本的理念創新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建設小康社會的主體,同樣也是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主體,所以,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必須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相信群眾,充分依靠群眾,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在主流意識形態建設過程中的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正當的利益訴求;同時,主流意識形態要順應人民的愿望,回應民眾的關切,面向群眾,面向生活,傾聽民聲,關注民意,贏得民心,使主流意識形態更具親和力,并轉變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應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