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商務發展新常態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推進商務工作邁上新臺階必須遵循的思想指引。
第一,堅持創新發展,厚植商務發展優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帶動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緊密結合,使提升傳統優勢與培育新優勢更好結合,推動商務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通過實施“流通升級”戰略,推動信息化與流通現代化融合發展,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和模式創新,以電子商務引領流通業變革創新,促進消費模式、商業模式、流通業態和方式創新發展。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鞏固提升傳統產業,依靠研發設計、培育品牌、提高產品質量、建設營銷網絡等手段,加快形成競爭新優勢,防止產業斷檔和空心化。始終緊盯世界產業革命前沿,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實現出口主導產業的替代升級,打造新的優勢產業。
第二,堅持協調發展,加快商務結構調整。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充分發揮國內市場規模大和潛力大的優勢,綜合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貿易結構、資本結構、市場結構、要素流動結構以及空間發展結構的全方位優化。加快推動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以市場換市場,促進內需和外需互動發展。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實施優進優出戰略,使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對外投資相互促進。加強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和要素,優化全球利益和產業布局,實現更高水平“引進來”和更大規模“走出去”。以“一帶一路”為總抓手,加快內陸、沿邊開放,促進東中西互動開放,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第三,堅持綠色發展,增強商務可持續發展能力。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商務發展各領域,積極發展綠色商務,推進商務領域節能減排,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大力發展高效流通、綠色流通,打造綠色商品供應鏈,倡導科學消費、綠色消費,引導綠色生產,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拓展綠色經濟發展空間。積極引進來和鼓勵走出去相結合,鼓勵和推動綠色低碳產業國際化發展。加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充分發揮多雙邊合作機制,將貿易投資便利化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助推器,營造綠色經濟發展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四,堅持開放發展,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用全球視野配置資源要素,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擴大一般制造業、服務業開放,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拓寬開放領域。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外開放由簡單買賣型向相互投資復合型轉變,重塑新的發展動力和競爭力,提高開放水平。實現多邊、區域兩個輪子一起轉,深度參與和引領國際規則制定,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增強全球經濟治理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第五,堅持共享發展,增強商務服務民生的功能。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發揮商務發展在擴大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促進作用,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便利、實惠、安全的消費環境,鼓勵和支持就業容量大、關系百姓生活的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社區商業和家政、養老服務等行業發展。大力拓展涉農商務,推動電子商務向農村延伸,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服務外包和勞動密集型出口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老少邊窮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深化與周邊省份、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增強落后貧困地區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以嚴的精神、實的作風,努力完成“十三五”商務發展各項任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人民日報》,2015年11月4日。
責編/高驪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