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戰略思想
習近平主席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戰略思想。他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我們要把握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整個世界已經越來越發展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一個國家要謀求自身發展,必須也讓別人發展;要謀求自身安全,必須也讓別人安全;要謀求自身過得好,必須也讓別人過得好。”“我們要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亞洲區域安全新觀念: 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
在2014年5月21日舉辦的上海亞信第四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亞洲安全觀。他指出: “今天的亞洲,雖然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始終是地區形勢主流,通過協商談判處理分歧爭端也是地區國家主要政策取向。亞洲在世界戰略全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在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亞洲良好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形勢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我們認為,應該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創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中國將同各方一道,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中國和平發展始于亞洲、依托亞洲、造福亞洲。中國人民愿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發展的亞洲夢。”
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呈現新風貌,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揭開新的歷史篇章
中國外交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揭開新的歷史篇章。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我國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價值觀念。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要堅持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堅持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特別是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說話。”
(作者為國防大學軍事后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講話確立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系列理念》,人民網,2016年02月19日。
責編/劉瑞一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