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地區在全球能源供應中占有核心地位,也是我國能源進口的主要來源地。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頭戲和先行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在貿易、投資和帶動相關產業合作上取得重要突破,但合作潛力并沒有充分釋放,供應安全的保障體系也尚未建立,貿易投資的經濟效益還有待提升,與當地社會溝通交流的能力需要同步加強。為此,要制定“一帶一路”能源資源合作的總體戰略。加強保障能源運輸通道安全的合作和市場交易平臺建設,構建能源資源供需雙向安全共同體。加強綜合性的產業金融合作和雙向投資,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利雙贏。統籌考慮能源項目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把戰略考量建立在經濟可行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能源治理,構建覆蓋沿線地區的新型能源合作機制。
全球能源變革背景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仍然在全球能源供應中占有核心地位
石油和天然氣是全球能源貿易的主要品種,也是影響各國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一帶一路”地區的油氣資源豐富,即使在北美實現頁巖油氣革命的情況下,仍然是全球油氣的供應中心。如表1所示,按照將頁巖油、油砂、重油以及深海石油等非常規資源包括在內的統計口徑,2014年全球石油儲量前10位的國家,有7個分布在“一帶一路”地區,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俄羅斯、科威特、阿聯酋、利比亞,僅這7個國家的石油儲量就占全球石油儲量的54.7%。在天然氣資源方面,儲量前10位的國家,也有7個分布在“一帶一路”地區,包括伊朗、俄羅斯、卡塔爾、土庫曼斯坦、沙特、阿聯酋和阿爾及利亞,僅這7個國家的天然氣儲量占全球天然氣儲量的68.1%。7個國家中伊朗、俄羅斯、卡塔爾、土庫曼斯坦在全世界天然氣儲量中排名前4,天然氣儲量占全球的58%,占到全球天然氣資源的半壁江山。
從資源質量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地區油氣資源是優質資源,非常容易開采,開采成本低,是穩定的全球油氣供應地。例如,沙特的石油開采成本在10美元/桶,而美國的頁巖油開采成本在40-60美元/桶,加拿大的重油開采成本在60美元/桶左右,委內瑞拉的重油成本則在80美元/桶。無論國際油價如何波動,中東、中亞和俄羅斯、北非都是穩定的石油供應地。從能源運輸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地區處于整個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無論是海上運輸,還是陸路運輸,“一帶一路”地區都是必經之地。可以說,“一帶一路”地區扼住了全球油氣運輸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