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民粹主義像霧像雨又像風:有時是進步勢力的工具,有時是保守勢力的工具;有時是左翼力量的工具,有時是右翼力量的工具,總讓人琢磨不透。當前,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的趨勢。如英國公投“脫歐”,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借歐洲難民問題發表反穆斯林移民的言論等。它們都有一個鮮明的特征:以民族主義的面目出現。正如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所說的,它們是“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二是以維護本民族利益為由反對、排斥其他國家和民族。如果一個人尤其是公眾人物的言行主要表現為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不僅無可非議,還會贏得本國、本民族人民的贊賞。像中國明代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的左權將軍等,一直為中國人民所敬仰和緬懷。但是,民族主義一旦沾染上民粹主義色彩,把珍愛自己民族的情感異化成憎恨別的民族,就不僅具有排他性,有的還具有滅他性。對于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愛因斯坦有過這樣的評價:“民族主義是一種發育未全的疾病。它是人類的囊蟲。”
在一些西方國家,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之所以坐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分化加劇是主要因素。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4年,發達國家65%以上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停滯不前或下降。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最窮的20%人口的收入僅占全民總收入的3.1%,而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占到51.4%。隨著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一些美國人開始痛恨現有經濟體制,認為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社會出現了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傾向,有人擔憂外國移民搶走自己的工作,有人甚至主張以強硬手段和暴力對付外來移民,等等。
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在西方發達國家抬頭,產生了很大的負面效應。近年來,德國右翼分子制造的暴力案件不斷增加,德國司法部稱其互聯網上種族主義和排外的煽動性言論泛濫成災;部分中東歐國家由于諸多經濟和社會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以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為特征的極右思潮在普通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呼應。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招牌,打著“愛國家、愛人民”的旗號,很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同,反對者往往顧忌被扣上賣國的大帽子而不得不保持沉默;政府在管控民粹主義者非理性行為時也更加謹慎,甚至不敢作為。
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極具傳染性,容易在全世界擴散開來。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各國之間尤其是大國之間的競爭和博弈日趨激烈。同時,我國正處在由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轉型,收入差距拉大、反腐敗斗爭形勢嚴峻等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問題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警惕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努力避免其干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大局;尤其要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鏟除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的社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