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網絡媒體為載體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網絡社會拓展與輻射,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網民社會群體所接受與認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網絡空間的輻射和融入,對于克服網絡媒體“雙刃劍”效應中的負面影響,激發網絡社會“正能量”,營造有利于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輿論環境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網絡空間 意識形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據統計,中國目前的網民規模已經超過7億之多,互聯網的普及率超過了50%,半數以上的中國人已經接入了互聯網,網絡不但走入千家萬戶,深入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應用正塑造著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成為了黨和國家上層建筑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必須重點關注的領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上傳播陣地。”當前,以網絡媒體為載體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網絡社會拓展與輻射,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網民社會群體所接受與認同,有效引導網絡輿論走向,激發網絡社會“正能量”,促進網絡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與引領網絡空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網絡”是強化黨和政府輿論管控權的需要。以個人為中心的傳播技術,扁平化的網絡結構,以網絡新媒體為載體生成的網絡輿論,不但凸顯和放大了人們思想活動的自主性、差異性、選擇性、多變性,而且其天然的反中心,反主流,非意識形態化特點,使得網絡輿論呈現口水化,碎片化、民粹化、娛樂化的傾向,造成了網絡社會虛擬的反主流集體無意識和無政府主義癥候,卻有著真實的輿論動能和社會效應,使得黨和國家對輿論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受到很大沖擊。放縱“反主流”則會放任自流,以主流去反“反主流”則可以合理糾偏、撥亂反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網絡”是守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新陣地的需要。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并沒有終結也不可能終結,互聯網信息不是中性的,信息的傳播過程和內容都打上了深深的意識形態烙印。西方某些國家,憑借網絡霸權,通過各種網絡工具和渠道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使得一些網站和網絡通訊工具已經成為政治謠言的發源地、多元化社會思潮的集散地和社會群體性突發事件的引爆地,嚴重地沖擊著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在互聯網這個思想意識形態陣地如果我們守不住打不贏,不但會失去對當前的網絡生態環境的管控權,甚至會危及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應及時有效地占領網絡陣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網絡防線,抵御和反制西方意識形態的網絡滲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網絡”是提升網絡社會“正能量”的需要。動態正向的網絡輿論的形成,健康和諧的網絡社會的構建,都離不開網民良好的網絡素養予以支撐,其中廣大網民的思想政治素養、網絡公德素養以及法律素養尤為重要。某些網民視網絡空間為現實社會之外的“化外之地”,追求不受限制的網絡“自由”和“權利”:以與政府唱反調或抹黑曝丑為主的所謂網絡批判,違反公序良俗的網絡炒作,以造謠、傳謠來吸引網民眼球,以“人肉搜索”、“輿論審判”代替國家法律,甚至以網絡為工具進行各種網絡犯罪,這些現象的出現甚至泛濫,與部分網民網絡素養的缺失直接相關,需要積極健康、正面向上價值觀教育的介入、引導,使網絡空間晴朗起來。
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網絡空間融入與引領的工作著眼點
正是由于上述三方面的現實原因,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網絡空間的融入和引領愈發凸顯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為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入網絡”工作,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掌握網絡新媒體特性及網絡媒體傳播規律。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輿論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激發了廣大受眾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對社會輿論生成和走向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新情況必然要求新的工作思路,只有進一步明確網絡信息輿論功能和意識形態功能,才能及時把握網絡意識形態管控工作的先機和主導權。各級黨政新聞宣傳管理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當前的網絡輿論管理工作,緊緊抓住網絡輿論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的工作主線,掌握網絡新媒體特性及運行規律,敏銳把握當前網絡社會思潮熱點,及時有效地回應網民關切,以積極良好的政府作為樹立良好的網絡形象,最大限度克服網絡媒體的負面效應。
開發契合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內容要求的網絡產品。網絡宣傳產品的制造和傳播主體進行供給側改革是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網絡”工作的主要抓手。黨政宣傳主管部門,網絡運營商、網絡產品開發商等主體應做好頂層設計,通力合作,開闊視野,開動腦筋,凡是能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產品內容和形式,都可以以拿來主義的態度為我所用。應建設一批融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網站,做好正面引導;網絡運營商和產品開發商,要積極開發創新反映社會主義價值取向、價值標準同時為廣大網民所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化產品,不但以多樣化的形式、接地氣的載體,方便迅捷的技術吸引網民,更以產品中包涵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和意蘊影響網絡大眾。
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媒體傳播的有效度。好的形式是呈現好的內容的載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成功“入網絡”,探索有效的網絡融入方式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應改變較為簡單化、口號式、灌輸式的傳統網絡宣傳方式,積極探索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和取向的,具有通俗化、符號化、抽象化和趣味化創意的網絡信息,并且以網民愿意接受的方式,契合網民對信息包裝、傳播形式的審美要求以及網民群體間通行的網絡語言形式,實現與各種網絡通訊工具接入終端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間斷性的時間,以碎片化的信息,開展形式多樣、廣泛深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實現對網民受眾的浸潤和熏陶。
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網絡生態。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網絡生態環境的好壞狀況對于網民的網上表現甚至是網下表現都有重要影響。輿論主管部門應通過輿論宣傳和社會教育,激發廣大網民自覺維護網絡生態環境的主體意識和自律意識;同時積極培育既懂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又懂網絡技術、網絡心理學和熟練掌握繁簡體中文和英文的復合型網絡人才,充分發揮具有網絡輿論影響力的“意見領袖”的合作精神與正向作用;創建“網絡精英——意見領袖——網民群體”的發散、多維、立體的網絡格局;構建網絡精英群體、網絡大眾群體間的聯動機制,以重大事件為契機,以網絡共議實現價值澄清,激發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緒呼應與情感認同,形成主流意識形態合唱,營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傳播的強大的網絡民意基礎和文化氛圍。
構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傳播的宣傳與技術的融合機制。一方面要運用新技術加強網絡陣地的前沿防衛,完善意識形態信息預測與研判環節建設,以高水平的網絡技術如防火墻技術、信息識別技術等,對網絡空間中海量涌動的網絡信息進行有效地預警、過濾與監管,特別是對源自境外網站的有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有害信息進行及時查毒、有效屏蔽;另一方面要建立網上網下宣傳教育工作的聯動機制,融意識形態安全教育于網絡文化活動,結合金融危機背景下資本主義矛盾凸顯的現實,對資本主義本質進行分析、解讀和批判,削弱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網絡話語權,構建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底蘊和特色的網絡宣傳話語體系和話語風格,積極展現和闡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者為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注: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西方意識形態網絡滲透與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項目編號:12CKS02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張蕾 孫垚(見習) 美編/楊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