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山東臨沭訊(潘旺旺)2017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李從玉主任一行四人,應邀前往山東臨沭開展“中國自主品牌100佳”課題調研活動。
發展中國自主品牌,既是國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之路,也是繁榮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更是企業品牌建設的探索之路。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的臨沭縣堅持 “宜農則農”“宜工則工” “宜商則商”的原則,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經濟”,逐步形成以化工化肥與柳編為主的產業體系,并培育出了“史丹利”“金正大”“歐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品牌效應對拉動臨沭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史丹利”與“金正大”:上市巨頭齊聚臨沭,助推中國農業現代化
“中國自主品牌100佳”課題調研組考察臨沭龍頭企業之一:史丹利農業集團
臨沭縣域經濟的一大特色,就是為全國農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足夠的“底肥”與“養料”。一個縣城擁有兩家上市的知名化肥企業:“史丹利”與“金正大”。調研組先后深入到“史丹利”與“金正大”的研發中心、科研工作室,了解到“史丹利”是一家專業從事復合肥生產及銷售等在內的綜合農業服務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科技創新示范企業、全國最大的高塔復合肥生產基地;與此同時,“金正大”是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基地及國家創新型企業,并堅持自主創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先后成立國家級實驗室、研究中心與博士后工作站。
“中國自主品牌100佳”課題調研組考察金正大集團最新科研成果
據悉,依托“一帶一路”的戰略契機,土生土長的金正大也憑借過硬的實力大膽“走出去”,先后出資并購了歐洲COMPO公司與荷蘭EKOMPANY。一系列的成功并購標志著金正大在歐洲擁有了本土化技術、品牌、團隊和營銷渠道,金正大的海外并購也為全國化肥行業“引進來”、“走出去”樹立了標桿,向世界呈現了臨沭縣域經濟的品牌效應。
小柳編大產業:依托“一帶一路”、創立“臨沭品牌”
“中國自主品牌100佳”課題調研組深入當地“柳編”龍頭企業考察
臨沭縣是“中國杞柳之鄉”、“中國柳編之都”,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臨沭本地相繼開發2萬個花色的柳編品種,暢銷歐、亞、非、美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從原料種植、收購、產品設計、品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將當地特色的“小柳編”做成了年產值達20億的“大產業”。“臨沭柳編”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價值達17.99億元,柳編年出口2億美元,行業占比高達62.7%。
據悉,當地柳編產業雖然底蘊深厚,但仍處于“小而散”的粗放發展模式,產品研發設計能力不強,行業低價惡性競爭頻現,企業品牌意識有待提升等諸多因素仍制約著“臨沭柳編”做大做強,創立“縣域品牌”,形成“名片”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