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權為實現“美國第一”的目標,繼決定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之后,近來又在國際貿易領域揮舞大刀,左右開弓,從北美殺向亞洲。它推倒與加拿大、墨西哥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重新談判簽約;要求與已有自貿協定的韓國重開談判;要求與日本建立囊括產業結構等廣泛領域的高級經濟對話機制,以有效施壓;對中國,則以采取制裁措施為企圖,開始調查所謂知識產權侵權等問題。
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的重新談判中,美國執著于削減自己的貿易赤字。但是,專家指出,貿易收支取決于各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狀況等因素,并不是貿易協定可以決定的。
圍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特別引人關注的焦點是,美方一味要求修改根據使用區域內部件的數量而決定是否免征關稅的原產地規則,說穿了就是要大幅度提高使用美國產汽車零件的比例,增加更多使用美國零件的汽車的出口。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后已經度過了20個春秋,在此協定框架內,世界汽車制造商在北美建立了穩定的生產體制。工廠轉移到人工費用相對低廉的墨西哥,由那里出口到美國。特朗普政權獨善其身的主張,不僅遭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反對,就連美國汽車行業也表示強烈不滿。
韓美兩國政府2007年4月簽署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后來幾經修改,于2012年生效。特朗普把它視為“糟糕的”協定,上臺之初就聲稱“這是不可接受的,這是希拉里的一個可怕的協定”,“我們將重新談判該協定或結束它”。根據美方要求,韓美兩國8月22日在首爾舉行了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聯合委員會特別會議,就是否推進修改自貿協定談判等問題展開磋商。美方提出重新修改FTA以減少貿易赤字的要求,特別是在韓方向美國出口的汽車、鋼鐵等主要商品方面,要求韓國作出讓步,拉開了韓美間曠日持久的應酬戰序幕。
特朗普見安倍,開門見山,直接要求日本糾正對美貿易順差,迫使日本開放農業和汽車市場,并明確表示,希望把日本拉入相互承諾取消進口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關于中國,特朗普以涉嫌侵害美國知識產權和強制美國企業進行技術轉讓為口實,于8月14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啟動了被稱為貿易戰核武器的《貿易法》第301條款的調查。301條款是美國在冷戰期間制定的單邊貿易法規,也被視為貿易外交的工具,具有規則的霸權性、報復的單向性和措施的攻擊性等特點。它欲繞開世界貿易組織,自己發起,自己裁量,也就是說要自己說了算。一旦認定,將采取提高關稅等不為國際規則認可的單邊制裁措施。專家指出,在世貿組織(WTO))成立之后,美國很少用301條款對自己的貿易伙伴開刀,301條款成了過時的“燒火棍”。特朗普政府此時用301條款打貿易戰,明顯地想把這個“燒火棍”當槍使,以圖多撈一些交易的籌碼,多添一張可以跟中國打的牌,無非是要給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
國際輿論指出,特朗普這種一味追求本國利益的舉措,悖于歷史潮流,不得人心,只會加劇國際間的對立,給世界貿易和投資帶來不良影響。特朗普政權應明白時過境遷的道理,今天早已不是美國可以頤指氣使、為所欲為的時代了。環顧今日之世界,包括美國的那些盟國在內,哪里還有甘愿任其擺布和宰割的呢!改正時代錯誤,丟掉鼠目寸光的“美國第一”主義,才最終符合美國自身的利益。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