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城市土地緊張,農地利用低效,是此次在13個城市農村建設用地上建租賃住房試點的兩個背景。而此前推出的租售同權,為這次試點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農地的“小口子”入市,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城鄉土地的供求格局,尚待觀察。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在“租售并舉”的時代,一些沿襲多年的土地供應格局和模式,可能真的要“變天”了。
從國有建設用地看,自2016年11月北京首個自持地塊成交以來,全國共有7個城市先后推出租賃用地。隨之改變的是,土拍模式從過去的“競拍地價”,變為競拍“自持面積或保障房面積”。
集體建設用地也面臨重大調整。8月28日,國土部、住建部宣布,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佛山、肇慶、成都13個城市,將首批試點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主要供給新市民。這意味著,長久以來,集體土地不能建設住宅供應城市居民這條涇渭分明的界限,將被打破。
過去幾個月時間內的密集決策,尤其是一系列土地新政,或將帶領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一個全新的租賃時代。
自持地塊多地開花
在“租售并舉”政策指引下,各地正發力租賃土地供應。
一些重點城市陸續公布了2017~2021土地供應計劃。其中,租賃用地或住房的供應計劃都被納入其中,并且開始占據越來越重的分量。
北京宣布,未來五年將提供1300公頃土地用于租賃,占整個土地供應計劃的21.7%,可建設約50萬套租賃住房。這1300公頃土地中,大約1000公頃來自集體土地。上海計劃建設70萬套租賃住房,占地1700公頃,其中41%的土地來自專門的租賃住房用地。
廣州宣布建設15萬套租賃住房,占地825公頃,其中20%是純租賃住房用地。深圳表示,將提供110萬套租賃住房,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深圳租賃住房的土地來源更為多樣,除了專門的租賃住房用地供應外,還計劃收儲一些城中村的農民自建房;并且規定,從2017年8月起,以招拍掛方式出讓的商品住房用地,必須以不低于規劃面積20%的比例配建自持租賃住房。
各城市解決租賃住房的方式,也呈現了一些不同的區域特點。而作為土地全部國有化、不存在集體土地的深圳市,則計劃用收購的方式,由國有住房租賃企業收儲不低于10萬套房源,總體儲備100萬套(間)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
上海和杭州在推出租賃地塊的同時,還附帶有吸引人才的考量。上海在7月首次推出了位于浦東張江和嘉定的土地,要求開發商必須100%自持70年。8月23日,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再次發布掛牌出讓四幅租賃用房土地,分別位于古北、陸家嘴濱江、花木、漕河涇四個核心商務區的精華地段。此外,上海還將靜安區市北高新板塊的兩幅商業用地調整為租賃住房用地。上海拿出的租賃用地,要么位于高科技產業園區,要么位于城市的核心區域。在上海土地資源稀缺的當下,此類租賃用地的釋放能夠有效解決上海吸引高端人才的居住問題。杭州市則提出,2017 年 9 月底前,推出人才專項租賃住房用地進行試點。
土地自持是今年土拍市場的一項重要變革。北京最先試水,從2016年11月至今,已經成交了4塊須由開發商100%自持的地塊。其中,三塊位于海淀區永豐基地,一塊位于大興區黃村鎮興華大街。中糧、首創、天恒、萬科、中鐵等地產商成為這些地塊的持有者。
今年夏天之后,越來越多自持地塊開始集中入市,多地開花。6月5日,杭州主城區競拍三幅宅地,三家競拍成功的房企自持比例達到41%、36%和36%。6月6日,萬科以總價25.31億元拿下廣東省佛山市一塊5.5萬平方米的地塊,要求100%自持70年。
鏈家地產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對近期的自持地塊供應進行了系統研究。他梳理發現,自2016年11月北京首個自持地塊成交以來,全國共有北京、杭州、天津、佛山、上海、廣州、蘇州7個城市先后推出租賃用地,區域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大城市圈,供應量前三為北京、杭州、天津,土地面積分別為120.31萬平方米、60.86萬平方米和34.97萬平方米。
目前全國已成交的自持或純租賃用途的租賃用地共計62塊,279萬平方米。楊現領預估,以45平方米一套估算,這些土地預計可提供6.2萬套租賃住房供應。
“要求自持一方面是政策向租住市場傾斜的導向,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控制地王的產生。” 楊現領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為在這種模式下,當土地價格達到上限后,拍賣會進入競自持比例環節。
這種土拍規則最早的提出者和實踐者都是北京市。2016年9月,北京就出臺相關規定,提出了“控地價、限房價”的土地出讓方式。隨后,在當年10月出讓的四宗土地時,采用了一個新的競買規則:在競價達到合理土地上限價格后,將競報企業自持商品住房面積。企業自持的商品住房將全部作為租賃住房,不得銷售。如果出現“以租代售”或者變相銷售的,企業將被納入黑名單,取消其參加招拍掛的資格。
新的土拍方式,很快被其他城市借鑒。比如,在今年6月2日,南京掛出11幅地塊,同時取消土地競拍搖號,改為競爭保障房建設面積。6月5日,天津北辰順義道熔斷地塊再次掛牌出讓。競買方式要求,競買人在接受75億元掛牌起始價和配建50000平方米棚戶區改造安置商品房的條件下,采用直接競報自持住房建筑面積,不再競報土地價格。
從過去“競拍地價”轉為競拍“自持面積或保障房面積”,用意很明確,除了鼓勵建設租賃住房,也希望抑制“房價隨地價上漲”的預期。
不過,在楊現領看來,這種方式表面上控制了地價,但實際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這會逼得開發商把自持成本盡可能地壓縮,或分攤到銷售住宅部分,但結果是地價并沒有變低。再加上房價設了上限,一些算不過來的賬都需要由企業自己承擔,長此以往,企業會失去拿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