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思路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井岡山時期,面對“敵軍圍困萬千重”和物資極度匱乏,毛澤東同志提出“以農村為中心”的革命思想,在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功實踐,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開拓性貢獻。新形勢下,我們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繼續保持實事求是闖新路的勇氣和作風,堅決把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三個向”落到實處,不斷創新老區振興發展思路。
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當前,江西老區發展成效顯著、勢頭強勁,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要深入推進改革攻堅,緊緊圍繞“放管服”和財稅金融、國資國企、農業農村、生態文明等重點領域推出重大改革舉措。著力打造內陸雙向開放高地,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協調互動,主動對接長珠閩、港澳臺和國際重點區域,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持更多江西企業走出去,不斷增強老區振興發展動力。
向創新創業要活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經濟發展的路徑。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江西老區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創新引領、創業帶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抓好創新驅動重大工程、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和科技協同創新計劃,加快產學研結合和科技成果轉化。引進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培育一批特色產業、特色小鎮。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和保障機制,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激發老區振興發展活力。
向特色優勢要競爭力。特色就是優勢和競爭力。對江西來說,綠色生態是最大特色,也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要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大生態保護和治理力度,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實現江西綠色崛起。加快發展綠色新興產業,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做大做強綠色農業、特色林業產業和綠色新興服務業,爭當綠色經濟發展排頭兵。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新路,不斷提高老區振興發展競爭力。
攻克發展難關
習近平同志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井岡山時期,根據地缺衣少食,困難“有時真是到了極度”。但是,我們黨領導軍民不畏強敵、不畏艱難,開展積極的生產自救和反封鎖斗爭,多次取得反“進剿”“會剿”勝利。新形勢下,我們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艱苦奮斗攻難關,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為老區振興發展強弱項、補短板。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平穩,社會和諧穩定。但也應看到,經濟社會領域一些矛盾風險交織疊加,不安全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增多。要牢固樹立風險防控意識,切實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堅決防范化解可能出現的經濟風險、政治風險、社會風險以及其他各種風險。強化社會矛盾防范化解管控,建立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研判機制,統籌政法、綜治、維穩、信訪等部門力量,提高工作實效。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運用新技術新辦法,織密織牢公共安全網,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讓老區人民安居樂業。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和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但也要看到,江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脫貧攻堅任務依然繁重。要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通過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確保到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讓老區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重大政治任務,必須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圍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積極推進工業園區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清河行動”提升、環保專項督查六大專項行動,促進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讓老區人民享受更多的生態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