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壽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2017年,中國改革開放進入到第39個年頭,明年是40周年。2017年秋天,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在這個時期,可以說發展依然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價值。在這個時期,GDP增長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指標,但發展已不僅僅是GDP的增長,還是發展理念、發展制度以及市場和政府的成長,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是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壯大。
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是高質量的發展。如果說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國經濟需要的是高速增長,那么新時代中國經濟需要的則是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而這些舉措的核心還是在于對企業家精神的保護和激發。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期,政治秩序上必須繼續從嚴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推進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而在經濟發展領域,則必須繼續依靠企業家精神。
很多學者認為,企業家精神包括創新精神、敢于冒險和勇于承擔風險的精神、合作精神、學習精神、誠信和服務精神。在秩序學者看來,任何事物都是有秩序維度的,而企業家秩序維度的特點是,能夠充分發展市場秩序維度,使其得到細分并得到專業化的發展,同時還會利用國家、政府、社會等方面的秩序維度力量,甚至是影響推動國家、政府、社會等方面的秩序維度走向開放的權利秩序,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為經濟高速并高質量發展提供秩序維度的支撐。
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落實在具體政策上,政府要改善投資和營商環境,尊重企業家。給企業家以更多的尊重和空間,給創業家以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應該成為政府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舉措。同時,政府還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決定性作用。
責編/楊鵬峰 孫渴(見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