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是交通銀行響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號召所進行的工作部署,是發揮行業優勢、履行三大責任、全面展現企業社會形象的有益實踐探索。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一直都把精準扶貧作為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當成自身的一項社會事業。自從2002年確立對口幫扶甘肅天祝以來,交行已經在定點幫扶、精準扶貧這方面穩扎穩打走了15年。在《交通銀行“十三五”時期 (2016-2020年)企業文化建設綱要》中,特別提出要積極發揮金融企業專業優勢,堅持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技術扶貧、教育扶貧等多項舉措齊頭并進。
2017年,交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制定交行2017年度扶貧工作計劃,開展扶貧實地調研,選派高素質掛職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積極發揮金融專業優勢,不斷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指導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交行的定點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和廣泛認可。在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的指導下,交行始終堅定地在發展過程中扛起社會責任,榮獲中銀協“年度最具社會責任金融機構獎”“年度公益慈善優秀項目獎”、新浪財經“2017金融企業扶貧創新獎”等多個獎項,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
發揮行業優勢,大力推進金融扶貧
一直以來,交行充分利用企業優勢,制定特色金融服務方案,幫助當地政府、企業與貧困戶整合資源,構建起了良好的扶貧“造血”機制,有效增強了貧困群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截至2017年9月底,交行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為90.2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8.04億,增幅45.07%。
明確金融扶貧目標。交行注重精準對接貧困地區金融需求,重點支持當地脫貧龍頭企業,精準對接重點項目和重點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全力做好精準扶貧貸款工作。
創新基金扶貧模式。交行積極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結合貧困地區自身資源優勢和經濟發展特點開發特色產業,提供全面的綜合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共申報獲批扶貧基金31只,覆蓋貴州、新疆、河南、陜西、內蒙古等19個省份,基金總規模合計1357億元。
助推貧困縣招商引資。交行在理塘縣成功引進了“光伏扶貧農場”項目,可為理塘縣132個貧困村增加收益約10.2億元。
控制金融扶貧風險。交行注重推動金融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的建立,做好扶貧貸款全過程管理,強化扶貧信貸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已經形成了“貸款發放、歸還、再次投放”的良性循環機制。
深入推進精準幫扶,解決貧困戶實際難題
深入調研,了解民情、體恤民意。每年初,交行領導都會親自帶隊到各個扶貧點進行實地調研,實地察看精準扶貧項目。交行扶貧干部通過走入農村家庭,了解貧困戶實際生產生活情況,再與縣委政府充分溝通,準確把握貧困情況,把幫扶重點落到貧困群眾最迫切需要的地方。
引進先進技術,切實提高農業產量。交行掛職干部多次實地調研發現一種全新的“滲水地膜”種植技術,在貧困地區推廣后,畝產幾乎翻番。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飲水難問題。山西省渾源縣駝峰鄉深澗村和斷橋村自然條件惡劣,人畜飲水困難。交行投入121.95萬元,解決了166戶、505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創新幫扶方式,為貧困戶插上騰飛翅膀
交行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明確以移動金融覆蓋、電商扶貧先行等商業可持續模式來推動精準扶貧,并取得了較好成效。
借助買單吧APP,跨出電商一大步。交行信用卡中心逐步探索出電商扶貧的新路,建設精準扶貧綠色通道,打造“銀行搭臺,政府助力,企業獲利”的新型協作模式。
引進外部電商平臺,拓寬扶貧途徑。交行積極創新幫扶形式,主動運用“互聯網+”的新方式拓寬扶貧途徑。比如,幫助渾源縣引進了樂村淘電商平臺,在此基礎上發展縣域電商管理中心,帶動了本地特色農副產品的銷售。
借力互聯網,開啟“愛心扶貧超市”新模式。2017年8月起,由交行援藏掛職干部(縣委副書記)牽頭,國資、發改、群團等部門通力協作,在全民所有制企業“理塘縣民族貿易公司”下成立“愛心扶貧超市”。此外,還開設了針對性強的電商課程,對縣級以上青年干部職工和第一書記進行集中式、點對點的強化培訓。
搭建“互聯網+”平臺,拓寬扶貧渠道。交行充分利用行內互聯網平臺銷售優質土特產品,初步搭建了交行員工與扶貧點間互聯直通的“互聯網+”扶貧平臺,為貧困地區農產品打開了銷路。
匯聚各方力量,形成社會扶貧合力
齊抓共管,形成社會扶貧大格局。交行將定點扶貧工作與黨政工團各項活動密切結合起來,將扶貧開發作為黨支部活動的一部分,形成了全行扶貧合力。同時,交行注重引入社會力量幫扶,通過與社會組織的交流、溝通,獲得了他們對理塘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宣傳典型經驗,營造脫貧攻堅氛圍。交行不斷總結精準扶貧中的成功經驗,不斷推廣脫貧攻堅中的有益實踐,深入挖掘報道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將優秀事跡在主流媒體予以宣傳,為精準扶貧工作打造積極環境,為脫貧攻堅營造良好氛圍。
【本文作者為中國交通銀行企業文化部總經理】
責編:賀勝蘭(見習)/ 董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