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因腦梗昏迷入院,醫院護理人員對我照顧得特別細致,還告訴我安心養病,不用擔心費用問題。我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住院不用交押金,等出院的時候把報銷的部分減去,自己只拿一小部分錢就行了。”近日,86歲的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仇莊鄉大劉莊村村民楊懷明欣慰地對記者說。
近年來,河北廊坊相繼出臺“因人因戶精準施策、織網兜底聯動幫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惠民政策,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看病貴、看不起病問題,使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
大城縣貧困農民李二軒19歲時,因患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而失去獨立行走能力。李二軒全家靠父親打零工和家里飼養的一頭母牛、一頭小牛犢維持生活,無力承擔高額的治療費用。去年8月,廊坊啟動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和扶貧行動,大城縣中醫醫院主動與李二軒聯系,與他簽訂先診療后付費協議書。李二軒直接住院接受手術,花費75411元,報銷65569元,自費9842元,報銷比例達到86.95%。
據廊坊市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統計,目前,全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2285戶6018人。其中,因病致貧返貧戶1463戶4062人,核準率100%。家庭醫生簽約履約率99.34%。
市縣兩級均指定了大病專項救治定點醫院,成立大病救治專家組,細化大病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各縣(市、區)均出臺“先診療后付費”工作實施方案,確定199個二級以上醫院和部分鄉鎮衛生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落實了先診療后付費免押金的扶貧政策。
政策保障健康扶貧精準實施
“健康扶貧屬于精準扶貧的一個方面。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是扶貧硬仗的主攻方向之一。按照健康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我們多措并舉推動各項工作任務有效落實,讓群眾不再擔心看不起病。”廊坊市衛計委主任楊慶華介紹。
廊坊市建立了四級衛生計生扶貧組織體系,由市衛計委成立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區)、鄉鎮(街道辦)、村(居)委會也都成立了相應的健康扶貧領導組織,明確責任,四級聯動,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同時,組建由市級醫院、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組成的四級醫療服務組織體系,各級簽約醫生真正與貧困戶見面,了解訴求,提供診療、健康管理等服務。
為實現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廊坊市衛計委組織全系統對建檔立卡因病致貧、返貧人口摸底調查,分病種統計,錄入健康扶貧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各縣(市、區)組織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統一體檢,制定個性化的健康促進方案,為慢病簽約和大病集中救治做好前期工作。
為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廊坊市衛生計生系統優先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健康照護任務,把惠民項目優先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體現出來。其中,“關愛新生命——兒童營養改善公益項目”為37名0~36個月貧困家庭嬰幼兒每月免費提供兩聽嬰幼兒配方奶粉。廊坊市健康教育所制作3000個健康促進生活包,已發放到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
同時,廊坊市創新健康扶貧“六個一”,即給因病致貧家庭配備一個信息終端軟件;給因病致貧對象建立一張健康優惠卡;給因病致貧家庭配備一個急救保健藥箱;給因病致貧家庭組織一個簽約醫生團隊;給因病致貧對象制定一個健康促進方案;給因病致貧對象開通一個就醫綠色通道。
部門聯動高效執行健康扶貧政策
經過努力,廊坊市衛計委與人社、民政、財政等多個部門密切配合,實現信息共享和政策溝通,協調落實精準識別、大病救助、“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后付費、重癥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民政、扶貧、衛計、財政等五部門聯合出臺《廊坊市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實施細則(試行)》,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取消500元門診特殊疾病報銷起付線,住院報銷起付線降低50%。2018年每人每年180元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資助。衛計部門全員精準推進,形成了任務更加明確、責任更加清晰的工作機制。
廊坊市還啟動了包括“健康扶貧”在內的2018年度重點工作大督查,建立月通報、季調度制度,分雙線進行明察暗訪,即按照領導分包聯系線和業務科室職能線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明察暗訪,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健康扶貧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