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整體低迷,中國利用外資卻逆勢上行——
吸收外資,我們更加有魅力
人民視覺
聯合國貿發會議6月發布的《2018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為1.43萬億美元,同比下降23%。這不僅是該項數據歷史上少見的連續兩年下滑,也與加快增長的全球GDP及貿易形成鮮明對比,有些出乎意料。盡管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低迷,中國利用外資卻不斷亮出好成績:2017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36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4462.9億元人民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勞動力成本上漲、資源土地約束加強、超國民待遇政策退出……近幾年,我國利用外資傳統比較優勢發生的變化,一度引發有些人對外資是否會撤離的疑憂。然而,事實證明,中國不僅保持了對跨國公司投資的吸引力,而且實現規模質量雙提升。在傳統優勢不斷弱化的今天,中國利用外資又有了哪些新魅力?
“市場牌”——
中國機遇潛力巨大
英國石油(BP)近期正式宣布,將在中國展開新一輪的加油站網絡擴張,未來5年內新增1000座加油站,并有可能提供電動汽車充電服務。“BP看好中國市場機會,愿意持續加大在華投資。我們將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差異化的體驗。”BP中國相關負責人說。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看,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利用外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34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占比達到30.2%。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6%,占比達到20.9%。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3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3%。
“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不斷擴大的市場機遇。”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桑百川認為,在今后相當長時期,我國仍處于發展上升期,蘊含巨大內需。中國市場不僅規模在擴張,結構也在快速升級。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會帶來很多新需求。居民需要更多優質的信息、醫療、健康、金融、文化等服務產品,跨國公司在這些領域有一定優勢。
在消費領域,安全優質的產品更有銷路。“我們最早將淀粉酶技術引入中國企業,在淀粉深加工過程中逐步替代化學品。中國消費者對更好產品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諾維信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工業酶制劑和微生物產品制造商諾維信公司亞太區總裁戴彤說。
在工業領域,經濟轉型升級催生新市場。位于徐州的卡特彼勒制造工廠,已成為其全球規模最大的挖掘機制造中心。“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給包括卡特彼勒在內的眾多企業帶來新機遇,中國經濟生機勃勃,在基建、礦產、能源、電力等行業具有相當可觀的市場潛力。”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陳其華說。
巨大的市場給在華外資帶來豐厚利潤。美國咖啡公司星巴克公布的2018財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中國區營收同比上漲30%,同店銷售增幅達到6%,遠高于其全球同店銷售2%的增幅,中國已成為星巴克除美國外的最大市場以及業務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根據中國美國商會今年發布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得益于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64%的會員企業表示收入上升,75%的受訪企業表示實現盈利,是過去3年比例最高的一次。
“近年來,中國市場對在華外資企業全球業績增量的貢獻越來越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