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
1月1日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在此前后,中國還相繼與智利、冰島、瑞士、韓國、澳大利亞、格魯吉亞等簽署自貿協定。2015年12月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
2月3日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講話,提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等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3月14日 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由此,全國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
4月30日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舉行開幕式。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10月31日,上海世界博覽會閉幕。
6月29日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在重慶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7月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7月13日 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10月10日 國務院作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用20年時間,使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0月18日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1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10月28日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12月21日 國務院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全國性國土空間開發規劃。2015年8月1日,國務院印發《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
2010年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一一年
2月22日-3月5日 因利比亞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國政府分批組織中國在利比亞人員(包括港澳臺同胞)35860人安全有序撤離。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
2月26日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的政策,引導非農產業和農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轉移,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3月14日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宣布: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5月2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扭轉發展差距擴大趨勢。
6月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指出,要堅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加大推進政務公開力度,把公開透明的要求貫穿于政務服務各個環節。
7月1日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經過90年的奮斗、創造、積累,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成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7月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
9月17日 國務院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10月18日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