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2月15日訊 春節剛過,在湖南省汝城縣永豐鄉山坑村,村民何易春用手指著眼前5000多畝生機勃勃的杉木林,笑得合不攏嘴。“今年春節較往年過得有味,農行200萬元‘林業貸’節前到位了,存量5098畝杉木林的撫育資金、新增1300畝造林資金高枕無憂,今年擼起袖子加油干。”造林大戶何易春談起過年獲得感,農歷年干事創業信心十足。
何易春家住湖南省汝城縣永豐鄉山坑村孫家組,流轉土地6398畝,流轉年限30年。2002年開始從事林木種植、加工及木材經營,對林木的生產撫育、加工銷售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經過16年林木經營投資積累,擁有人工造林5千畝。今年元月,農行湖南郴州分行會同農信保公司主動到他林場考察,進行現場調查、現場審查、現場審批,貸款200萬元解決了何易春砍山、煉山、撫育“無米下鍋”的資金困難。
年初以來,農行郴州分行緊扣郴州市委、市政府“產業主導、全面發展”主體戰略,突出服務“三農”的著力點和綠色發展的支撐點,把“一縣一品”“一行一策”“一業一特色”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重頭戲,創新推出“惠農擔-林業貸”,向青山要效益要管理要品牌。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通莊園”之稱的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境內山嶺陡峻,四面環山,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夏無酷熱,冬少嚴寒。森林覆蓋率達73.69%,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之一,現有林地278萬畝,人平林地6.19畝,高于全國和全省人均水平,活立木蓄積量達394萬立方米。
為了把汝城縣森林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該行做好支持"造林、護林、管林"文章,幫助林農從傳統綠化觀念向現代培育理念轉變,從傳統管理方法向現代管理模式轉變,從注重面積密度向注重生態功能轉變,完善種苗培育、樹種選擇、整地方式、栽植模式等技術環節。
針對汝城林業大縣、造林大戶多、貸款資金需求旺盛的特點,農行郴州分行與汝城縣林業局、湖南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共商共建,全面介入林業特色貸業務,推動惠農擔--特色貸全面發展。
為確保惠農擔--林業貸項目提高效率、盡快落地,滿足林農需求,該行整體聯動、平行作業、注重實效。一是市分行全程參與。由三農部負責人聯絡并會同省市農擔公司前后臺人員赴汝城實地調研,對造林大戶進行現場面談,過戶篩選,一次性確定一期7戶1500萬元,并與市行信用管理部審查人員及時溝通協調,縮短落地流程。二是縣支行扎實推進。汝城縣支行負責人積極跟進,進行現場調查核實、資料收集整理、調查報告撰寫,減輕客戶經理壓力。三是高效落實放款條件。客戶經理1月3日一天之內往返汝城和長沙,與省農信保公司簽定合同、核定保額,確保了1月4日投放成功。前后不足15天,農行郴州分完成了7戶1500萬元惠農擔-林業貸的調查,實現了3戶共500萬元審批落地投放,一戶200萬元已審批待投放,一戶300萬元已提交審批流程,二戶500萬元已提交調查流程。
據悉,目前農行郴州分行共投放“林業貸”7戶、金額 1500萬元,解決當地農戶就業161人,每年增加農戶收入3萬元。“目前種植杉木林、馬尾松林、油茶林近3000畝,在農行郴州分行“林業貸”200萬元貸款支持下,五年后剔除去成本保守利潤也有582萬元。”湖南省汝城縣暖水鎮巷頭村下王組肖獻才算了一筆帳。如今,“林業貸”成為國家重點貧困縣汝城縣林農致富的“香餑餑”。
(中國農業銀行湖南郴州分行 胡智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