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第70個年頭的歷史節點,黨中央部署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四個偉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黨和國家凝心聚力、戰勝挑戰、奮斗追夢的動員令。本文以黨的組織工作視野,以“讓組織無處不在”為觀點,深入剖析組織系統的初心和使命,旨在為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提供實踐思考和基層方案。
歷史視角:讓組織無處不在,是中國共產黨勇立潮頭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中國共產黨98年的奮斗歷程表明:如果沒有組織工作的有效開展,黨的思想和意志的統一,黨的領導的實現,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提高,都只是一句空話。
讓組織無處不在,奠定了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先進性”。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理論要求,共產黨員及其領導者必須是無產階級先進戰士,是工人階級最先進的部分。黨的組織工作與我們黨相伴而生,98年來始終圍繞政治路線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尤其在三灣改編、古田會議、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關鍵節點,及時調整黨的組織路線,在多個歷史關鍵時刻挽救了黨的事業,保證了我們黨從成立至今,一以貫之地擁有著先進的知識分子構成、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先進的歷史英雄人物推動,引領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彰顯出世界其他政黨無可比擬的先進性。
讓組織無處不在,厚植著中國共產黨我將無我的“純潔性”。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是“一個有紀律的、思想上純潔的、組織上純潔的黨,合乎統一的標準的黨”。98年來,組織系統堅持以政治性引領純潔性,從古田會議“思想建黨”、到延安整風運動、再到歷次黨內教育活動,牢牢把握住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保持了黨員隊伍的政治純潔性。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98年來,組織系統堅持以人民性彰顯純潔性,無論是黨員工作、干部工作還是黨內集中教育,一以貫之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相悖的利益,彰顯出世界其他政黨無可比擬的純潔性。
讓組織無處不在,激發出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上升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遵義會議、延安整風運動、審干工作糾錯、三年整黨運動等等,建黨以來的每一次錯誤糾正、每一次歷史轉折、每一次重大革新,無不顯現出組織系統刀刃向內的使命擔當,激發出我們黨優秀的“四自”能力。尤其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的嚴峻形勢,組織系統通過開展“雙學”活動、“三講”教育活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力打破了“自我革命困境”這個“執政魔咒”,彰顯出世界其他政黨無可比擬的上升性。
讓組織無處不在,支撐起中國共產黨協和萬邦的“世界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98年來,組織系統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推動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如今擁有超過9000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的世界第一大政黨,為世界各國政黨建設做出示范。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98年來,組織系統以開放的姿態為黨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的骨干隊伍,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積極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出世界其他政黨無法比擬的世界性。
內涵意蘊:讓組織無處不在,是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實踐要義
從具體內涵看,讓組織無處不在,就是要讓黨的組織延伸到每個角落、讓黨的工作開展到每個角落、讓黨的力量傳遞到每個角落,讓黨的領導覆蓋到每個角落,將每一個黨支部都建設成一個堅強戰斗堡壘、讓每一名黨員干部人才都成為一面鮮亮旗幟。這既是組織系統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內涵要求,也是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實踐要義。
以政治建設為生命線,讓組織工作的政治引領力無處不在。政治性是組織工作的第一屬性。要讓組織無處不在,首要前提就是解決“邊際效應”問題,引導和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以對黨忠誠的擔當履行政治責任。組織系統要時刻校準政治之弦,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選人用人突出政治標準,基層黨建突出政治功能,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領,錘煉廣大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使組織工作始終挺在政治建設的最前沿。
以融合黨建為發力點,讓組織工作的事業推動力無處不在。只有服務中心工作、推動事業發展,組織工作才能有為有位。要讓組織無處不在,就必須認清“時”和“勢”的新變化新要求,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把黨員干部人才作為推動發展的助推器,把服務大局的成效作為檢驗組織工作的試金石,做到黨委的重大決策指向哪里,組織工作中心和主攻方向就確定到哪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到哪里,優質服務和組織保證就跟進到哪里;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盼在哪里,組織工作的宗旨和行動重點就放在哪里,把黨的組織力轉化為發展力,努力實現組織工作作用發揮最大化。
以系統思維為方法論,讓組織工作的組織滲透力無處不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讓組織無處不在,就必須牢固樹立系統思維,以“大黨建”視角打造“大組工”。要積極適應機構改革新形勢,探索形成人、崗、編統籌,干部、黨員、人才統管,選、用、考統抓的工作體系,做到政策上相互配合、過程中相互促進。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群團以及社會力量良性互動,形成統分結合、相互配合、運轉有序的組工大系統,實現組織工作效益的最大化。要突出守正創新,系統把握繼承與創新、肯定與否定、破舊與立新的辯證關系,全方位開展“自我革命”,使組織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
以斗爭精神為壓艙石,讓組織工作的戰略穩控力無處不在。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要讓組織無處不在,就必須嚴防組織領域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保證黨的事業健康前行。要堅持底線思維,對黨員、干部、人才隊伍中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早介入,堅決處理,織密從嚴管理體系。要增強黨員干部風險意識和斗爭本領,做好各領域風險排查評估和防范化解工作,確保各種風險治之于未亂、防患于未然。要強化執行力,以“馬上就辦”的果敢、“水滴石穿”的韌勁、“追求極致”的標線和“無問西東”的心境,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當好新時代起而行之的行動者、攻堅克難的奮斗者。
以群眾滿意為風向標,讓組織工作的社會公信力無處不在。神秘化不是組織工作,脫離黨員群眾更不是組織工作。要讓組織無處不在,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組織工作公認度和公信力。要圍繞滿意標準,著力解決黨員、干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推進組織工作的過程成為解民憂、順民意、聚民心的過程。要擴大知曉權和參與權,建立更為開放透明、黨員干部群眾更為廣泛參與的組織工作機制。要確立“組織工作要宣傳”的理念,切實讓全社會了解組織部門能干什么、干成了什么,最大限度贏得黨員干部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凝聚正能量。
時代使命:讓組織無處不在,是黨的事業無往而不勝的戰略支撐
大局體現擔當,大勢呼喚作為。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的事業也站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歷史當口,迫切需要以“無處不在”的銳氣充分釋放黨的組織優勢,激發全黨愛國精神和奮斗精神,上下同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勇往直前。
增強領悟力,點亮“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組織系統要扎實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廣大黨員在守初心中鑄忠誠、在擔使命中顯風骨、在找差距中補短板、在抓落實中爭作為。
一是守初心,堅定“夢幻般”的理想信念。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有機統一,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重心,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把對黨忠誠落實到群眾路線上。在實踐中,江蘇如皋創新推行“5+X”主題黨日、黨員“積分制”管理“星級化”考評、“1234”部長主題黨課,其中,創設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一中心三理五制”被評為全國“群眾工作典型案例”,有效推動廣大黨員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二是擔使命,樹立“海洋般”的胸懷格局。主動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用好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談心談話、實績考核等手段,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事業為上、使命至上的大胸襟大格局。實踐中,江蘇如皋建立實績考核機制,在全市建立起科級領導干部實績檔案庫、不勝任現職干部數據庫,實行提拔干部實績申報制度,有效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擔使命、爭作為。
三是強定力,錘煉“鋼鐵般”的革命意志。利用“三會一課”、政治素質考察、日常研判管理等載體,促進黨員干部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增強防范政治風險的政治定力和斗爭精神。實踐中,江蘇如皋明確新思想和政治能力相關內容需占年度辦班數的60%以上、教學時間占50%以上,同時加強融媒體平臺教育,有力增強干部政治上的敏銳性和判斷力,黨內政治生態持續優化。
激活創造力,凝聚“解放思想再出發”的奮斗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越是嚴峻復雜,越是需要思想的大解放。組織系統要堅持著眼事業與拓寬視野有機融合,以理念創新帶動實踐創新。
一是以“標準化”推動高質量。堅持辯證思維,把龐雜的組織工作簡化為管根本、可考量的指標體系,以標準化提升組織工作效能和質量。實踐中,江蘇如皋研究制定黨建標準化“9+X”體系,構建“221”基層黨建規范,全市345個村(社區)黨支部標準化全面實施到位,同時以點帶面在各領域全面推開,有力抓實了基層支部,抓出了支部戰斗力,成為全省唯一的國標委黨建標準化試點單位。
二是以“智慧化”增強時代性。主動適應時代新變化,與時俱進加快“互聯網+黨建”智慧平臺建設,為破解基層黨建新難題提供解決方案。實踐中,江蘇如皋開通全省首個縣級遠程教育多媒體教學平臺,建立覆蓋所有村(社區)的遠程教育站點,并在全省率先建立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紀實系統,創新開發網絡民主測評系統,建立干部實績考評系統數據庫,大大提高了考核評價的效率和精度。
三是以“特色化”激發新動能。強化品牌意識,堅持精益求精、項目推進、品牌帶動,打造一批有影響力、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特色工作品牌,形成組織工作“拳頭產品”。實踐中,江蘇如皋抓實干部日常跟蹤研判,建立組織部長談心談話“巡談制”,針對十類對象面對面約談,兩年來與近600人開展談心談話,談出了精氣神、風向標、好心情和約束力。
提高執行力,激發“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時代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當前,黨和國家事業面臨著諸多風險和挑戰,迫切需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
一是夯實“對標找差、狠抓落實”的戰略定力。聚焦組織領域的重難點問題狠抓整改,引導督促廣大黨員干部檢視問題、整改落實,把初心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
實踐中,江蘇如皋聚焦一些村級黨組織“三弱兩重”的問題,常態化開展“四督查”,連續16年實施機關到村“雙聯雙助”活動,僅最近兩年全市就發現問題8816個,解決率達90%。
二是提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斗爭精神。保持“敢于斗爭”的硬朗作風,注重把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作為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考核考察的重要方面、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管理監督的重要約束,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動真碰硬、敢打敢拼。實踐中,江蘇如皋針對上級督查指出的歷史遺留問題,以刀刃向內的斗爭勇氣,利用三年時間強勢消化342名超職數配備干部,其中僅2018年就累計消化144名,相關經驗做法在全省會議上得到了交流推廣。
三是增強“追求極致、敢為人先”的拼搶意識。堅定“追求極致”的高線,發揮考核“指揮棒”和平臺“磨刀石”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不干則已、干則一流”的“工匠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向精品化、高質量發展。實踐中,江蘇如皋面對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客觀現實,組織全市上下不唯條件、整體聯動、奮力拼搶,人才綜合競爭力持續五年位居全省前十,人才數量競爭力躍居全省第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牢記使命,方能致遠。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組織系統要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讓組織工作無處不在”的擔當推動全黨上下恪守初心、勇擔使命,以“中國共產黨必將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書寫出不負人民、不負民族、不負歷史的壯麗篇章。
【本文作者為中共如皋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
責編:董惠敏 / 王茂磊(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