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毛片子-黄色美女免费网站-黄色美女网站-黄色美女网站免费-亚洲 国产 图片-亚洲 [12p]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環保 > 正文

生態之美裝扮美麗中國

原標題:生態之美裝扮美麗中國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從改革探索到完善發展的過程。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時間節點,認真總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獲得的經驗啟示,對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邁向新時代具有重要意義。

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階段

縱觀新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歷史發展階段:

一是實踐探索階段(1949年至1971年)。這一階段尚未形成系統、成熟的生態文明理論體系,主要是在不斷解決社會實踐中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過程中積累經驗。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主導下,我國進行了一系列植樹造林、美化環境、保持水土、調控資源等方面的基本建設。例如20世紀50年代的“全民義務植樹 12年綠化祖國行動”以及對淮河流域的治理。當時雖然沒有形成生態文明相關理論,但這些基本建設工作屬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范疇,可以說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萌芽和起步階段。

二是理論積累階段(1972年至2006年)。這一階段,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西方環境保護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理論不斷被引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逐步建立。

20世紀60年代,西方環境保護意識開始啟蒙。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我國派代表參加了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人類環境會議,環境污染問題開始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次年,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成立,各省、市、自治區和國務院主要部門相繼建立環境保護機構。

三是理論創新階段(2007年至今)。這一階段,結合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西方可持續發展理論、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我國形成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的一系列生態文明理論體系。

2003年,“生態文明”一詞正式出現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黨的十八大將“建設生態文明”定位為“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十八大報告對生態文明進行了專章論述,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黨的十九大則將“建設生態文明”定位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2018年3月,“生態文明”更是被寫入憲法,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思想認識程度之深、制度出臺頻度之密、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執法督察尺度之嚴、環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美麗中國揭開嶄新一頁。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建立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通過制定和修改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以及大氣、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界定入罪標準,加大懲治力度,形成高壓態勢。

——大力深化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國土空間布局得到優化,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和寧夏等15個省(區、市)的生態保護紅線已經劃定,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建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發生積極變化,我國成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大國,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并成為全世界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在國內,各地政府積極投入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紛紛建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涌現出許多優秀個人和集體;社會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有了顯著提高,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行為規范正在形成。

——國際上,我國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實施《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 年)》,向聯合國交存《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中國正以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經驗正在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未來發展的重要抉擇

回顧七十年生態文明建設歷程,我們認識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改變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和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認識。從“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我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發生了飛躍,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入了新階段——這是我們能擺脫工業文明種種弊端,走向生態文明美好未來的根本基礎與保證。

工業文明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嚴格的制度和嚴密的法治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最有力的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方面,需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引導、規范和約束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此外,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許多突出問題,也與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需要嚴格的法律予以保障。

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同時,建設生態文明是全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需要每位公民知行合一,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唯有如此,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才能得以實現。

建設生態文明既是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深刻反思,也是黨和國家站在關鍵歷史節點,對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抉擇,是對人民群眾基本需求的充分關切,更是對全人類命運的責任擔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將繼續堅持守護綠水青山,走綠色發展之路,與世界各國共筑生態文明之基,攜手推進全球環境治理保護,為建設美麗清潔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

(作者: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

【數據亮點】

林業生態建設效果顯著

2018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707萬公頃,比2000年增長38.5%。

根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9-2013年)結果,全國森林面積2.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森林蓄積151.4億立方米。

自然生態保護不斷加強

2017年,全國自然保護區達2750個,比2000年增加152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4717萬公頃,比2000年增長49.9%。

大氣污染防治提速發力

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21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重污染及以上天數比例為2.2%,比2015年降低1.0個百分點。

水污染防治穩步推進

2018年,全國地表水1935個水質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比例為71.0%,比2016年上升3.2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6.7%,比2016年下降1.9個百分點。

農村人居環境逐步改善

2017年,全國建制鎮污水處理率49.4%,供水普及率88.1%,燃氣普及率52.1%。全國鄉污水處理率17.2%,供水普及率78.8%,燃氣普及率25.0%。

2017年,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1.7%,比2000年提高36.9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責任編輯:王卓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一级永久免费观看网址 | 91短视频在线观看2019 |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 美女网站色黄 | 国产成人香蕉 | 黄色影片免费观看 | 操亚洲| 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 xxxxx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 亚洲图片小说区 | 日韩二三区 | 国产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 午夜视频免费观看黄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 国产乱论视频 |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 婷婷精品在线 |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 |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 久久亚洲一级α片 | 亚洲欧洲色天使日韩精品 | 免费看岛国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看黄网站yyy456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免费公 |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