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年創業時期一個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門面,到如今的世界500強,過去的29年,對蘇寧來說,是一部創業史、奮斗史,更是一部發展史、創新史。“29年里,蘇寧從小到大,從單一經營到綜合經營,從國內發展到跨國發展,離不開創業、創新、創造的精神,更離不開時代的造就。”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說,要感恩國家、感恩時代,同時也要感恩消費者,作為離消費者最近的零售業,蘇寧在自身創新發展的同時,也見證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并以服務美好生活為宗旨,始終陪伴在老百姓身邊。
走出舒適圈 做新時代企業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環境與先進科技的滲透,深刻影響著我國零售業的發展。從傳統零售遭遇困境到電商崛起,從流量紅利消退到下沉市場展開激烈爭奪,中國零售業歷經風云變幻,而蘇寧是零售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
創建至今,蘇寧已經經歷了29年的時光洗禮。當然,蘇寧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幾經變革,在摸索和進擊中才取得了現在的成績。
蘇寧創立于1990年,起步做空調生意。90年代中后期,家電產品開始供過于求,許多家電品牌先后發起市場渠道模式變革,不再扶持家電批發環節。面對市場的變化,蘇寧進行了戰略調整,就此開啟了連鎖發展。從1999年南京新街口蘇寧大廈開業,到2005年蘇寧進入武漢,完成了全國一線重點城市布局,全國連鎖基本框架成型。
2009年,蘇寧以583億元銷售額、近千家連鎖門店的絕對實力,成為了當時中國超大的商業零售企業。這一年也是中國的3G元年,移動互聯網開始在中國快速發展。張近東意識到,互聯網時代蘇寧必須做出改變,就此全面開啟了互聯網轉型的大幕,“但是互聯網轉型,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線下,對于蘇寧來講,積累了20多年的線下店面是優勢資源,而不是沉重的包袱,我們要走線上線下融合的O2O發展之路。”
跳出舒適圈無疑是痛苦的,在長達10年的轉型期中,從張近東最開始提出的“沃爾瑪+亞馬遜”模式,到2013年推出“云商”發展規劃,直至今天的智慧零售,對于一家營收達千億級規模的企業來說,其中的艱辛不難想象。對此,媒體形容蘇寧是“大象轉身”、“泥潭中轉型”。如今蘇寧第三個十年接近尾聲,從今年連續“鯨吞”萬達百貨37家門店和家樂福中國80%股份來看,蘇寧已經在著手布局下一個10年。
業內人士認為,蘇寧在近30年里的幾個重要轉型節點,與中國零售產業發展的幾個分水嶺恰好契合。每一次轉型,都踩準了時代脈搏,迎合了行業發展趨勢。“企業家最重要的品質是創新精神,企業要實現更大的發展,就必須敢于走出舒適圈,打破固步自封的藩籬,觸摸時代脈搏,與時代共振,做時代企業。”張近東說。
全品類 全場景滿足消費新需求
今年的兩樁大型并購(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80%股份)一度將蘇寧頂上“頭版頭條”,外界對此頗多猜測。從萬達百貨到家樂福中國,在整體經濟不容樂觀的形勢下,蘇寧多次上演閃電收購,收購邏輯是什么?
張近東指出,蘇寧的收購是基于全場景布局的考慮,而非同質化的收購。“蘇寧的布局戰略不是一個簡單的垂直象限,實際上布局的是一個從渠道到場景到能力,還包括很多互相配套的資源,它實際上一個體系,是一個生態。”
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的收購,補齊了蘇寧在百貨、大快消品類上的短板,不僅能實現不同業態的優勢互補,還能擴展供應鏈的綜合服務空間。這也解釋了蘇寧之前從日本LAOX、中國香港鐳射、紅孩子、PPTV的所有投資和收購,正是這些收購,強化了蘇寧當下的全場景和全品類運營能力。
事實上,在消費者看來,家電零售早已不是蘇寧身上的唯一標簽,蘇寧易購的蓬勃發展,“兩大兩小多專”(“兩大”指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兩小”指蘇寧小店、蘇寧零售云店;“多專”指蘇寧極物、紅孩子、蘇鮮生、蘇寧影城等業態)的豐富線下體驗,早已全方位深入用戶生活。這也正是蘇寧所追求的:將線上線下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無限渠道場景打通,滿足消費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服務的需求。
張近東表示,要不斷深化零售場景、用戶服務的智能化應用。場景互聯網是未來智慧零售的主戰場,也是蘇寧O2O融合的主陣地,蘇寧要結合全品類多業態、全渠道多場景、全客群多服務的資源優勢,研發創新出豐富多彩的數字化零售解決方案,創造出更多智能化的用戶服務產品。
感恩時代 開放賦能
在張近東看來,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時代,任何一個企業的任何一種內部資源都可以變成社會資源,資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所用即所得,所得即所有。隨著智慧零售能力的逐步成熟,蘇寧要順勢進入全面開放、深度賦能的新階段,追求智慧零售價值的最大化。
以蘇寧針對下沉市場的零售云為例。截至目前,零售云在全國布局已超3700家門店,覆蓋了超過1700個區縣,涵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單位。預計到2021年,蘇寧零售云門店將擴張至12000家。而蘇寧組建“零售云”團隊不過兩年,這種擴張速度在中國乃至全球都及其罕見。在下沉市場中,蘇寧可以快速“攻城破地”的原因,正是在于賦能共享的理念與模式。
零售云是打通全品類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通過全場景的數字化重構和全價值鏈的平臺化賦能幫助縣鎮的中小商戶完成智慧零售轉型。具體而言,就是將品牌、供應鏈、技術、物流、金融等全價值鏈賦能加盟商,幫助傳統零售店進行低成本、低風險的轉型升級。據已開店的數據統計,零售云平均單店整體銷售提升兩倍以上,資金周轉率提升6倍,復購率提高了100%。
正是這種開放共享的渠道建設,讓蘇寧零售云不僅成為縣鎮創業者的核心平臺,也成為了品牌產品進入縣鎮市場的重要通道。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在零售云平臺上,美的、海爾、TCL、惠而浦等品牌都取得了3-5倍甚至更高的增長。當前,零售云已進入精細化運營的3.0階段,對供應鏈、組織、運營、打法、服務以及金融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從不斷構建和完善自身零售實力到智慧零售能力的輸出,蘇寧在開放賦能這條道路上步伐日益堅定。
回顧近三十年的發展,張近東認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和成功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離不開時代大潮的托舉,“新中國成立70年來,民營經濟發展歷經波折,但是改革開放打開了民營經濟的發展之門,也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沒有改革開放的春風,就沒有今天民營企業豐碩的果實。”
加碼國際化戰略 推動國際化供應鏈落地
“國際化是蘇寧未來十年重點聚焦的方向之一。”在今年5月的江蘇發展大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曾首次對外透露了蘇寧即將到來的“第四個十年”的業務發力點。而創始人張近東及企業本身今年以來的一系列業務行動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今年3月份,蘇寧與ITA(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在中意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后,ITA主席卡羅·費羅于7月份帶隊抵達蘇寧總部,雙方圍繞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推動了多品牌合作。2019年以來,蘇寧接連收購萬達百貨與家樂福中國,意在拓展其百貨、商超及相關國際化業務,這對于意大利品牌而言,蘇寧的渠道價值進一步凸顯。
眾所周知,海外快消品目前在國內消費市場占據著非常大的份額,以高端酒類、美妝個護為代表的海外知名品牌近年來備受中國消費者青睞,而蘇寧在其海外供應鏈的拓展過程中精準的把握住了這一方向。
在7月2日的蘇寧內部半年度會議上,張近東曾表示,收購家樂福中國是蘇寧智慧零售布局的關鍵一步,此舉讓蘇寧的全品類營銷戰略在快消類目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成功補足了蘇寧大快消的短板,蘇寧全品類、全場景運營再進一步。
事實上,近兩年來,蘇寧在海外優質供應鏈打造上動作不斷。早在2017年,蘇寧就通過加盟中意商會(CICC),與多家意大利知名企業建立了直接合作,通過海外直采,在食品、酒類、個護等類目方面引進了一系列意大利品牌。2018年4月,蘇寧在意大利成立了商業辦事處,圍繞意大利及歐洲市場啟動了新一輪的國際化發展。
在去年11月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蘇寧提出了未來三年全球百億歐元采購計劃,重點在歐洲、日韓、澳洲、北美等地進行規模性采購,范圍覆蓋飲食、快消、美妝、生活百貨、電子及母嬰健康類進口商品,以及版權、專利技術等貿易服務。為此,在境外物流支持方面,蘇寧相繼完成了美、德、日、韓海外倉的建設啟用。
今年年初,蘇寧更是成立了包括蘇寧國際集團在內的五大商品集團。數據顯示,目前蘇寧平臺上海外購商品的銷售增速始終保持在200%以上,成為所有商品類目中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