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河湖、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重要路徑、重要載體、重要抓手,在打造新時代美麗中國的樣板和綠色發展的標桿、推進湖州南太湖新區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但也在規劃體系、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市場引入等四大方面存在短板,亟需以“六個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新時代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發展提升。
關鍵詞:水利風景區 建設與管理 綜合效益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識碼】B
湖州吳興太湖溇港國家水利風景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是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太湖溇港”而建的灌區型水利風景區。吳興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河湖、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重要路徑、重要載體、重要抓手,在“打造新時代美麗中國的樣板和綠色發展的標桿”“打造享譽全國的生態樣板城市”、推進南太湖新區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出了水利風景區應有的貢獻、發揮了水利風景區的獨特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綠色支撐、打下了堅實的綠色基礎。
2019年9月4日—9月5日,人民智庫“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社會調查”課題組深入湖州吳興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圍繞如何推進新時代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發展提升等主題,進行了走訪調研和座談訪談,并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水利風景區發展的基礎與現狀
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是獨具特色的灌區型水利風景區
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是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太湖溇港”而建的灌區型水利風景區,是太湖平原與水利工程共同營造的天人合一、人水和諧的自然與文化景觀區,水利資源獨特、規劃完整、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區集運河文化、稻作文化、絲綢(蠶桑)文化、魚文化、橋文化、茶文化等文化之大成,古鎮、古村、古橋、古寺、古建筑等歷史古跡散落其中,共同構成了太湖南岸風華無盡的溇港文化帶。
水利工程的建設美化了自然環境,也為水利風景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吳興區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著力打造生態水利、民生水利、旅游水利一體化,充分依托太湖溇港水鄉的特色肌理,緊抓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品牌,突出太湖溇港水利資源優勢特色,融入太湖魚米文化、水鄉古村落、水鄉民俗等人文景觀,通過溇港文化體驗與休閑娛樂功能聯動引擎的驅動,使吳興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成為推動水利、休閑農業及全域旅游發展的綜合區域,以及實現湖州水生態文明城市、美麗鄉村和濱湖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景區在建設與管理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
近年來,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以“改善水環境、保護水資源、修復水生態、弘揚水文化、發展水經濟、保證水安全”為引領,充分發揮水利風景區的獨特作用,為推動南太湖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提供了優質的生態產品。同時,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吳興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內建設完成的溇港文化展示館、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古村落及溇港文化衍生的田園采摘等項目,在帶領游客近距離感受太湖溇港的偉大魅力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旅游及經濟的發展。一是景區項目區的開發直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增加地方就業機會,提高地方財政收入;二是旅游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當地居民創造了諸多的就業機會,使更多當地居民參與到旅游產業建設中來;同時,農貿、商貿、文化、教育、信息等相關行業和部門作為旅游產業的支撐體系,也通過項目區建設發揮了間接拉動作用。
當前,水利風景區建設已經從水利系統走向了社會,成為地方黨委政府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水利的社會服務功能和經濟支撐作用得到進一步強化。一是改善投資環境,項目區的發展有利于形成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還可以進一步改善湖州市的投資環境,促進區域發展。二是提升湖州市旅游形象,加快湖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三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落地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區的旅游開發把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納入到了整體旅游區的發展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同時,景區的發展將旅游業與農業相結合,促進了鄉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美麗鄉村的建設推進。
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保護了當地水資源與水環境。結合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等建設,溇港治理模式實現了從傳統的功能性向功能與景觀兼顧的轉變。在滿足防洪、通航的同時,通過景觀小品、綠道及花海等建設,風景區內的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視覺享受和優美的生態體驗。一是通過環境的美化、道路的建設與整治、景觀建設、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顯著提高了項目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二是項目區項目建成投放市場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其投資回報的一部分滾動投入到鄉村環境的提升中去,為鄉村風貌的進一步優化,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鄉村宜居水平進一步提升備好了先決條件。
多措并舉推進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工作
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自2017年9月被水利部命名后,湖州市吳興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導,立足景區實際實情,拓展內涵、提升品質,多措并舉推進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統籌推進國家級水利景區建設,大力開展風景區內水環境綜合治理。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緊抓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品牌,把國家水利風景區建設作為提升吳興區水生態文明和大旅游格局的長遠性、基礎性工作來推進。在成立風景區管委會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水利、建設、交通、旅游、農林等各成員單位和屬地鄉鎮職責,細化工作方案與舉措,確保風景區建設責任層層壓實、工作穩步推進。2018年下半年以來,各成員單位和屬地鄉鎮按照各自職責,堅持部門政策向景區傾斜的導向,先后實施了生態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國家級旅游景區創建以及楊溇水產產業園、現代高效漁業生態養殖、田園物聯網農業建設等10大類建設項目。水利風景區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吸引了一批社會資本投入景區,極大地帶動了當地旅游及經濟的發展。
保護水生態、優化水環境是水利風景區建設的首要職能和初心使命。針對景區內水產養殖區域水質問題,深入開展了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專項行動,完成了景區內2.7萬畝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全力推進水產養殖環境改善,努力構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的現代漁業產業生態環境體系,為景區農旅發展提供了安全、優美的環境。
大力發展溇港旅游,成功創建全國水情教育基地。立足溇港生態水利、農業優勢,打造了綠葉生態農莊、許溇枇杷園、“農家樂”等旅游項目。另外,利用好太湖水資源,建成長16公里、寬100米的濱湖大道;在沿太湖楊溇、湯溇、幻溇、許溇等入湖口建設了一批反映南太湖農耕文化的系列景觀小品。形成了具有濃郁太湖風情的濱湖“美水”景觀帶。
作為太湖溇港國家水利風景區內的重要景點,義皋太湖溇港展示館以其豐富的展示內容、詳實的歷史資料呈現了太湖溇港的發展歷史和獨特價值。2018年下半年,經浙江省水利廳推薦,太湖溇港展示館作為浙江省唯一代表申報創建第三批全國水情教育基地,通過水利部專家考評和現場復評,水利部、中國科協和團中央于2019年3月份對創建結果進行了公示,4月份正式公布,風景區又增添了一枚國家級名片。
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及國家3A級景區創建,全力打造精品城鎮村。在楊溇村成功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的基礎上,高標準全力推進許溇、義皋、伍浦、廟兜、上林、陸家灣等市級精品村創建,義皋村成功創建了市級精品村,其余精品村將在今年完成創建驗收。織里鎮義皋村作為風景區的重要一環,已經創建成為國家級3A景區,目前正在爭創國家級4A景區,為景區建設打造亮點,創建品牌。
為優化風景區內小城鎮環境,增強小城鎮功能,改善小城鎮面貌,高新區、織里鎮組織開展了小城鎮綜合整治規劃設計、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配套等各項工作。重點打造了高新區幻溇集鎮和織里鎮漾西集鎮。其中,總投資1.8億元,分兩年實施的幻溇集鎮改造整治工程已初具形象,目前防汛瞭望塔、幻溇漁市、集鎮環境整治等工程基本完成,“世遺幻溇、太湖漁村”已初現在世人面前;投資1.6億元的漾西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共實施項目32個,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治,實現了“宜居宜業宜游”的水漾人居小鎮目標。
景區進一步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水利風景區發展建設進入質量提升新階段。但與此同時,水利風景區建設和管理在規劃體系、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市場引入等方面仍存在四大短板亟需補齊,以更好地推進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提升工作。
景區亟需補齊規劃體系短板。水利風景區的建設管理和運營維護沒有一套成熟完備的科學體系。對處于建設發展中的水利風景區而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的申報、評定、運營、管理、維護、督察和退出尚未形成一套比較成熟完備的工作機制和科學體系,就會對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工作、水利風景區領導干部和人才隊伍推動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造成一系列苦惱與困惑,甚至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景區亟需補齊政策扶持短板。水利風景區建設大、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加上絕大多數水利風景區建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應有的政策資金支持,只能依賴自身條件,發展受到較大限制,景區檔次提升不了、品牌打不出去。因此,亟需補齊政策扶持短板,更好促進水利風景區的建設與管理、提升與發展。“政策扶持說白點就是資金支持。”據了解,目前景區建設資金主要靠整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旅游等各部門資金,還沒有設立專門針對風景區的專項資金或政策扶持。
景區亟需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目前,水利風景區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風景區范圍太大,水利風景資源呈線狀和面狀延展。目前,風景區的建設主要集中在義皋、楊溇、幻溇等重要節點上,旅游線路(陸路及水路)還沒有真正把整個風景區串起來,特別是還存在溇港水系保護和開發缺乏系統規劃,溇港水系逐年萎縮、排引水能力弱化,與古村落保護、文旅資源開發、生態農業結合能力較差等短板。
景區亟需補齊市場引入短板。水利風景區建設主體及其投入主體更多還是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項目開發投入力度還不夠強,引進高端優勢的市場主體及項目的深度還不夠。景區內溇港文化參與性強的旅游項目還比較少,有關景區旅游項目的開發還在探索階段,亟需補齊引入市場機制短板,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對此,要遵循市場規律,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擴大積極有效參與,探索PPP等融資新模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資新機制,更好地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主導作用。
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進一步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進入新時期,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需要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融合資源的力度,更需要以“六個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新時期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發展質量提升,努力將太湖溇港風景區建設成人水和諧、幸福宜居、生態綠色、永續發展的示范水利風景區。
將水利風景區提升與開發保護、建設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吳興區應進一步將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提升與開發保護、建設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堅持保護性開發和發展性保護相結合,堅持保護與管理相統一,推進太湖溇港水利風景區的發展提升。一是堅持保護優先、重點治理、優化開發的原則,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文明理念和意識,采取水源涵養、水土保持、中小河流綜合治理、濕地保護與修復、河道疏浚和保潔、水生態綜合治理等綜合措施,逐步改善水生態環境、提高水生態自我修復能力。二是建立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協調機制,加強風景區和水行政、環境保護、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林業、氣象等有關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協商解決水源地安全、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和應急事件處理等問題,科學整合各項監測職能,實現基礎信息共享。
將水利風景區提升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南太湖田園綜合體、打造重點旅游區塊緊密結合起來。“產業比村莊重要。”吳興區以水利風景區為抓手,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和獨特的資源稟賦,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旅游、研學等鄉村產業,以企業化的方式管理和運營“水、景、人、文、農、產”相融合的水利風景區,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效益的統一化和最大化,有力推動周邊鄉村實現“美麗村→精品村→旅游村”的轉化提升與有效銜接。
產業決定未來。為此,一要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加強與南太湖田園綜合體的融合發展,嚴格做到“規劃先于開發”,做好景區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強風景區發展綜合規劃與南太湖溇港田園綜合體專項規劃的銜接,以景區點、線、面的串聯和溇港文化項目的深度挖掘來更好地推動景區可持續發展。二要積極打造重點旅游區塊,加快風景區建設步伐。按照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建設要求,緊緊圍繞溇港文化保護開發這條主線,抓住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和濱湖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大對景區旅游項目的招商力度,推進一批重點旅游區塊建設。三要加大創新創業力度,拓寬旅游項目建設思路,以項目制的方式規劃和推進一批特色旅游項目。
將水利風景區提升與美麗河湖工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維護河流湖泊健康美麗已成為水利風景區工作新使命。近年來,吳興區實施河湖水系溝通與溇港整治工程,有效改善了區域水生態環境。而隨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推進,人民群眾對水利工程尤其是水生態環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溇港區河道建設現狀,結合南太湖美麗溇港帶暨國家水利風景區提升需求,吳興區將水利風景區的打造提升與美麗河湖工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確定了本次美麗河湖工程建設任務為區域內“十橫二十縱”美麗河湖建設,包括小溇港、小橫塘生態治理30條59公里,既有效推進了美麗河湖工程建設,又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建設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另外,清代同治年間創建的陳溇五湖書院,為溇港區域培養了不少人才,再加上景區內的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館入選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對此,建議水利部有關部門可考慮在五湖書院增設部地共建的水利干部培訓基地或打造五湖書院水文化教育學院。
將水利風景區提升與新時代水利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緊密結合起來。近年來,吳興區積極搶抓國家加快水利建設的機遇,把水利建設作為“第一民生”,將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提升與新時代水利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緊密結合起來,以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提升為抓手契機,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水環境治理和水利改革等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動科技進步,積極探索在全區范圍內建設新時代現代水利示范區,打造水利服務鄉村振興的樣板區,力爭成為國家級現代水利的示范區,為構建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水利現代化體系提供先行先試的實踐探索,為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為吳興區全域實現水利現代化提供溇港樣板,為新時代水利現代化提供浙江樣板。
將水利風景區提升與適當增加政府財政投入、合理設置與調配水利風景區扶持資金和專項資金緊密結合起來。水利風景區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亟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別需要出臺水利風景區專項資金扶持政策。一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增加政府引導性投入,落實維護管理經費和必要的工作經費,建立健全長效、穩定的“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形成社會資本積極有效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二要積極探索PPP等創新投融資模式,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以水利風景資源及國土資源為紐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水利風景區建設,以更為有效的市場化方式解決好“錢從哪里來”這一關鍵性難題。
將水利風景區提升與完善考核機制、強化復核退出機制緊密結合起來。嚴格規范水利風景區的績效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創新完善事中事后監督制度,增強激勵性,強化規范性,加強監督性,不斷完善考核機制,強化復核退出機制。監管機構應按照分類評定的標準嚴格進行審批,建立水利風景區發展的激勵、約束和退出機制。一要繼續完善修訂國家水利風景區復查評估辦法,對已經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分期分批開展復查評估。二要重點查處嚴重違反法律法規、不按主體功能定位發展、群眾意見較大的景區。三要把水利風景區復核作為常態,每年提出復核計劃,堅決實行退出機制,對達不到相應級別要求的,嚴格整改或摘牌。
【執筆:王禮鵬】
參考文獻
[1]馬曉暉:《奮力把湖州打造成新時代美麗中國的樣本綠色發展的標桿》,《湖州日報》,2019年5月11日。
[2]湖州日報專題:《打造享譽全國的生態樣板城市》,《湖州日報》,2019年5月13日。
責編:蔡圣楠 / 羅 婷(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