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離不開中國。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我國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走符合中國實際的發展道路,不斷加強與其它國家或地區協同合作、對話交流,堅持與世界同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人類命運共同體 合作共贏
【中圖分類號】D82 【文獻標識碼】A
新中國成立70年。70年的奮斗歷程在5000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愈挫愈勇的中華民族來說,新中國的建立意義重大。70年來,中華民族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發展歷程,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也經歷了多重考驗。總結過去,我們最寶貴的經驗就是: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離不開中國。展望未來,我們要與世界同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重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新中國成立是重新定義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起點。舊中國頭上頂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羸弱不堪、貧窮落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壓在舊中國頭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新中國就此成立。上世紀40年代末,“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等外交方針,標志著中國外交從此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在解決中印、中緬的歷史遺留問題時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響應。上世紀70年代,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三個世界”的戰略劃分,既爭取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又改善了與部分西方國家的關系;同時,“一條線,一大片”外交戰略的實施,對我國擴大外交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冷戰期間,“中美蘇”大三角關系的確立,既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定,也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自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守著融入世界、與世界同行的初心。中國改革開放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也是中國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歷史表明: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
中國“站起來”,鼓舞和激勵了廣大亞非拉國家擺脫殖民統治,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中國“富起來”“強起來”,沒有“以鄰為壑”“相互傾軋”,而是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系和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利益、責任和命運結合在一起,為人類擺脫“叢林法則”發出“中國聲音”、 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在國際交往中,中國堅定地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地位,堅定地支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切實履行負責任大國的承諾,在反恐、氣候變化、熱點問題解決、全球治理等方面,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70年來,中國在變,世界也在變,而與世界同行始終是中國堅持的重要原則。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原則
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任何違背歷史潮流的言行都會被丟進歷史的垃圾堆。人類歷史演化到今天,最偉大的文明成果之一就是國家主權平等,國與國之間雖有大小之別但沒有優劣之分。曾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建立起的殖民體系在民族解放運動中分崩離析,就是因為它違背了人類的良知,踐踏了國家平等的理念;美國一直宣揚自己是“山巔之城”“上帝的選民”,其實是在一定程度上標榜著“美國例外”,為“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尋找托詞,這同樣是逆世界歷史潮流而動。
堅持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多種文明的融合是精彩吸睛的“萬花筒”,我們要在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加強交流和互鑒的同時,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國情,別國的經驗或許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也就是說,在國際交往中,要把根牢牢地扎在中國大地的土壤中,不迎合、不盲從、不驕不躁,依靠自身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結合起來,為多彩的世界文明貢獻力量。
加強協同合作
國際社會是一個彼此需要、分工協作、相互依存的大家庭。在應對人類危機和促進人類共同利益的進程中,需要各個國家、國際組織、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全球精英共同行動起來。其中,大國更要切實擔起應盡的責任,為人類的整體利益著想,決不能以一國利益優先于他國利益,以鄰為壑,獨斷專行。“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今天這個高度全球化的世界里,合作才能生存,共贏才能發展。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加強對話交流
以對話的方式獲取最大的公約數,而不是用武力征服或以武力相威脅,是文明世界的基本要求。信任是合作的基礎,互利是合作的關鍵。面對國際新形勢和區域發展新要求,中國積極倡議成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國際組織。如今,這些國際組織已然成為大國與小國合作的典范,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發展階段合作的樣板。為全球治理貢獻的“中國方案”,既體現了中國“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理念。與世界同行,只有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才能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作者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教授、蘇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蘇州大學2016級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生、蘇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劉敏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1]《為共創亞洲和世界美好未來指明方向》,人民日報,2019年6月16日。
[2]《弘揚“上海精神” 構建命運共同體》,《光明日報》,2018年6月11日。
[3]《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未來》,《人民日報》,2017年1月15日。
[4]程國花:《負責任大國:世界的期待與中國認知》,《社會主義研究》,2018年12月10日。
責編:賀勝蘭 / 羅 婷(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