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亭湖區是長三角中心城市鹽城的主城區,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豐富的生態、歷史、文化資源。“十四五”時期是亭湖推動“強富美高”、打造“五新”主城的重要時期,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力爭在“十三五”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亭湖的首位度、建強亭湖的主城區,將亭湖建設成為現代化的“五新”標桿城區。
關鍵詞:亭湖 基層黨建 城市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亭湖區委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基層黨建有聲有色,“新城”建設有模有樣,用卓越的成績,打造了一份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亭湖實踐、亭湖速度、亭湖經驗、亭湖樣本。
亭湖黨建重在“落實”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亭湖區委在實踐中深刻地認識到,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黨建工作重在將“實”字落在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夯基壘臺上。為此,亭湖區委緊緊扣住“實”字抓黨建,牽住黨建工作的“牛鼻子”,起到了綱舉目張的效果。
打造全面過硬的基層堡壘。基層黨建好不好,關鍵在于基層黨組織站位高不高。亭湖區委緊扣“五聚焦五落實”三年行動計劃、“鐵軍號角”五大行動抓一線黨建“筑壘工程”,選好村和社區書記,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強商務樓宇、商圈市場、互聯網等黨建工作,把亭湖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
錘煉忠誠擔當的干部隊伍。事業是人干出來的,基層黨建的關鍵,是要錘煉出一批忠誠擔當、干事創業的干部隊伍。亭湖區的黨建,重心落在涵養關鍵黨員干部為民、事業、務實的“三種情懷”,發揚黨員干部“狼性”、斗爭、吃苦的“三種精神”,激發黨員干部深入一線、直接上手、一抓到底的“三種作風”,強化黨員干部效率、擔當、底線的“三種意識”,在黨建中為發展配好干部,憑能力用好干部,以實績評價干部,在棚改征遷、信訪維穩、抗疫一線發現和提拔干部,匯聚起促進亭湖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方陣。
凝聚干事創業的智慧力量。基層黨建的重要目標是促進事業發展,亭湖區委加強面上協調和點上指導,強化溝通聯系,主動做好服務,扎實抓好黨建工作統籌謀劃和組織推進,采取專題調研、實地了解、座談討論等方式,針對黨建工作難點問題和薄弱環節,分析根源、研究對策,有效推動黨建工作重心向基層下沉、資源向基層傾斜、服務向基層延伸。通過做實基層黨建,廣泛凝聚共識,匯聚智慧力量,反映社情民意,發揮各類人才作用,為亭湖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既保持了亭湖團結和順的局面,又促進了亭湖的高質量發展。
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基層黨建的落腳點是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亭湖區委通過抓黨建,打造“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治理機制和“雪亮工程”,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讓老百姓辦事“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使基層的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據調查,亭湖區群眾安全感達99.2%,居鹽城市前列。
亭湖黨建強在“引領”
基層黨建好不好,關鍵看發展成效。亭湖區委以黨建促發展,讓黨建與亭湖的各項重難點工作“同頻共振”、相互融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動“產業新城、現代新城、開放新城、生態新城、首善新城”“五新”主城的打造。
黨建引領亭湖產業新城建設。產業是一個城市的支柱,彰顯一個城市的顯示度。亭湖區委不斷加強基層黨建,緊扣電子信息、綠色環保、新型交通3個主導型產業,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文旅康養3個功能型產業和現代物流,攻堅標志性重大項目,完善產業鏈條,加快形成200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200億城軌交通產業集群、500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500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高地。
黨建引領亭湖現代新城建設。建設現代化的亭湖新城,打造鹽城的靚麗名片,使亭湖成為展示鹽城形象的第一窗口,是亭湖區的重要目標。亭湖區委高度重視黨建引領作用,在城市建設中堅持“精致、精品、精細”的“三精”理念,建設活力城中、“三新”城北、品質城東,加快集聚各類資源要素,增強城市綜合能級,推動人人參與城市治理、人人擁有歸屬認同、個個都有出彩機會、個個感受城市溫度,打造城市建管新樣板。
黨建引領亭湖開放新城建設。開放是一個城市的活力所在、魅力所系。亭湖區委堅持開放思維,以黨建引領亭湖立足長三角一體化,接軌大上海、深耕長三角,與中韓(鹽城)產業園聯動發展,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打造開放合作新門戶。
黨建引領亭湖生態新城建設。生態環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亭湖作為生態之城,擁有濕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態系統,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1.5%,入選國家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被評為“最美中國·生態旅游目的地”。亭湖區委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指引,認真貫徹 “兩山”理念,堅持植綠與造景雙管齊下,治水與美水雙向發力,做靚城市,做美鄉村,做活水文章,實現到處是綠色、放眼是風景,美麗城市與田園鄉村交相輝映,打造生態水韻新標桿。
黨建引領亭湖首善新城建設。基層黨建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亭湖區委在抓黨建的過程中,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大力發展教育、醫療、養老、住房、文化,實現學有優教、勞有豐酬、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將亭湖打造成為美好生活新典范、宜居宜業首善之城,真正實現“優學在亭湖”“醫享在亭湖”“康養在亭湖”。
亭湖黨建著眼“未來”
黨建不僅要立足于當前,更要著眼于未來,亭湖的希望在未來。“十四五”時期是亭湖推動“強富美高”、打造“五新”主城的重要時期,亭湖區委應抓好黨建迎未來,力爭在“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提升亭湖的首位度、建強亭湖的主城區,將亭湖建設成為現代化的“五新”標桿城區。
著眼未來把亭湖建設成為人才薈萃的新高地。人才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是一個地區的活力和生機所在。通過強化基層黨建,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環境優美的自然生態,建設一批站位高、條件好的高端平臺,出臺優惠政策,筑巢引鳳,以各種激勵政策育好、用好本地人才,以政策、環境吸引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高端人才來亭湖干事創業,促進亭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著眼未來把亭湖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的新高地。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產業興,城市興,產業旺,城市強。通過強化黨建,并使之與招商引資項目結合起來,樹立“大項目、好項目、綠色項目為王”的發展思路,力爭在“十四五”期間,使亭湖的經濟實力躍上一個新臺階,達到一個新高度。
著眼未來把亭湖建設成為文化繁榮的新高地。文化是亭湖的根、亭湖的魂,通過抓黨建,挖掘傳承好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讓亭湖的底蘊變得更加厚重;繼承弘揚好新四軍的紅色文化,讓“鐵軍精神”發揚光大、“蘇北延安”永放光芒;做大做強綠色經濟、海洋經濟的藍色文化,讓世界級自然遺產黃海濕地公園、國家級丹頂鶴保護區成為吸引人們觀光旅游的靚麗名片;做新做特傳統的曬鹽制鹽工藝,將亭湖打造成為展示中國先民“天人合一”的生存藝術和不辭辛苦的勞動精神的海鹽文化博物館。
著眼未來把亭湖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新高地。宜居宜業是城市發展的歸宿和落腳點,也是基層黨建的最后一公里。把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落實到將亭湖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首善之城”“幸福樂園”上,讓亭湖人民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豐酬、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文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
責編:羅 婷 / 蔡圣楠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