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優化服務,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專家觀點)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8.7%。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
“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事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無數家庭的幸福美滿和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寧。關注和推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既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意義重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李蘭表示。
李蘭說,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多種經濟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子女及其陪伴狀況、經濟條件、知識水平、社會參與程度、對退休生活的適應能力等都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須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針對目前我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管理和服務能力滯后等問題,應從深化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高度,在加強養老保障、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心理健康服務,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要高度重視全民心理素質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鼓勵各地將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全民心理素質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的財政投入。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提高基層精神衛生醫療服務能力,特別是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高度關注農村留守、空巢等家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使農村老年人也能有機會接受心理健康相關知識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