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毛片子-黄色美女免费网站-黄色美女网站-黄色美女网站免费-亚洲 国产 图片-亚洲 [12p]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路徑與建議

【摘要】制造業是強國之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舉措。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制造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數字經濟以數據要素的深度挖掘與使用為核心,在產品層面,推動制造業生產的定制化、多樣化,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在技術層面,推動制造業生產的智能化、網絡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組織層面,推動制造業生產的協同化、柔性化,提高組織運行效率。在數字經濟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度環境,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充分釋放數字經濟潛能;制造業企業應主動運用數字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市場競爭力,共同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數字經濟 數據要素 制造業 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6.005

史宇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數字經濟、產業經濟學。主要著作有《產權保護與企業存續:來自制造業的證據》(論文)、《知識產權保護、異質性企業與創新:來自中國制造業的證據》(論文)等。

數字經濟的內涵與發展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我國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開啟了“十四五”建設的新征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們必須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制造業是大國之基,是實體經濟的重中之重。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要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供給質量。近年來,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技術迅猛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已經從生產、消費、流通等各個環節創新了經濟發展模式,改寫了經濟面貌,成為全球廣泛關注的重大課題。2016年G20峰會上通過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指出,數字經濟是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提升效率和優化經濟結構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簡單地說,數字經濟就是以數字技術為核心帶動整個經濟活動過程并創造效益的經濟模式。與傳統經濟活動相比,數字經濟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快、邊際成本低、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數字經濟具有創新、綠色、共享等諸多優點,非常符合新發展理念的要求,能夠在短期內提升產出效率,有利于經濟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與蔓延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數字經濟成為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活力的重要力量,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涌現和廣泛應用,數字技術在經濟的消費端、生產端與流通端不斷擴張、延伸,數字經濟在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生產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顯。具體來說,數字經濟一方面通過“產業數字化”,對各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整合與再造,帶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煥發活力;另一方面則通過“數字產業化”,將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轉化為生產要素,形成最終產品,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并為資本、勞動力、技術等其他生產要素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相互促進,共同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向更深更廣的層次融合。同時,數字經濟規模也逐步發展壯大,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測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從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占GDP的比重達到36.2%,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7.7%。[1]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意義與關鍵

與蓬勃發展的數字產業相比,我國制造業在經歷了長期高速增長之后,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高投入、高產出、高污染的“三高”生產方式,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環境污染嚴重;粗放式、外延式的發展方式,導致重復投資現象嚴重,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創新投入不足,導致供給質量不高,關鍵技術受制于人;過度依賴出口拉動,導致對國際市場變化高度敏感,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由此可見,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仍未完全轉變,產業安全存在嚴重隱患,影響和制約了經濟發展質量。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國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資源約束日益趨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不確定性、不穩定因素增多,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有所抬頭。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輪數字技術帶來的“數字紅利”,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提升制造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保證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當今逆全球化趨勢興起的形勢下,制造業對穩定國家經濟社會的意義尤為重大,是國家經濟的命脈所系。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展制造業,以及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融合發展。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期間指出,“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制造業水平”。2017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考察時再次強調,“中國必須搞實體經濟,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自力更生是我們奮斗的基點。我們現在制造業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要繼續攀登,靠創新驅動來實現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在產業鏈上不斷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一定要把我國制造業搞上去,把實體經濟搞上去,扎扎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2021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當前,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數字經濟日益與基礎設施建設、消費需求、企業供給等實體經濟活動緊密結合,有力推進了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關鍵在于數據要素的深度開發與使用,其核心是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圍繞數據的收集、傳輸、加工與使用,帶動產業鏈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制造業的提質增效。在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數據成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全新生產要素,參與、改造乃至引領生產過程各環節,為制造業的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不再簡單地以物理投入的先后順序來安排生產,而是更多地利用數字經濟的獨特優勢,依靠數據流、信息流來協調生產。數據本質上是一種可以用來提高預測精準性的重要信息,接觸和使用數據有助于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經營規模。[2]數據具有即時性、共享性、邊際成本趨近于零等特征,可以帶動資本、勞動、土地等其他生產要素的效率提升,從而實現規模經濟。具體到生產各環節,在生產決策時,企業可以利用數據獲知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設計定制化產品,避免產品同質化,提高供給效率;在生產過程中,數據作為投入要素能夠提升生產的智能化、協同化,提高其他生產要素的邊際回報率;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對接供需雙方的數據能夠減少商品錯配率,優化分配效率,盡量避免產品積壓和產能過剩。充分發掘數據在生產各個階段的潛在效能,將成為打造我國制造業產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抓手。

數字經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

數據要素蘊含的巨大價值,為數字經濟從多個維度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產品層面,數字經濟使生產能夠更好地滿足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需求,提高供給效率,避免產能過剩;在技術層面,數字經濟能夠推動實現智能生產和網絡協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在組織層面,數字經濟優化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組織結構,有力推動了虛擬企業、柔性生產等新型高效組織形式的快速發展。

第一,在產品層面,數字經濟推動生產的定制化、多樣化。在傳統生產模式中,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為了充分利用規模經濟帶來的成本優勢,往往生產的是標準化、無差異的產品,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很難得到滿足。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興起與大規模應用,企業定制化、多樣化生產的成本大幅下降,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成為可能。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數字技術的發展降低了搜尋成本,消費者更容易發現并購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獲得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消費需求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特征。[3]從企業角度而言,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知消費者的需求,捕捉到消費者的個性化偏好,企業可以在數字技術和數據信息的“指揮”下安排原料采購、生產與銷售,由大批量、標準化的工業化生產轉向小批量、個性化的數字化生產。

小批量、個性化的生產能夠使企業避免落入同質化競爭的陷阱,提高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因此,近年來個性化定制生產已逐步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一大趨勢。[4]在個性化、定制化的生產方式下,消費者不再是生產過程的被動接受者,而可以通過在線購物、留言評價等多種方式,以非常低的成本參與到產品設計和制造環節中。通過電信網絡、互聯網等傳輸載體,消費者能夠將自己的個性化需求數據直接提供給企業,幫助企業設計出體現獨特個性的產品。例如,在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XX集團的互聯網平臺,消費者只需動動鼠標,就能完成西裝的一對一個性化定制。企業在掌握客戶需求信息后再進行精準供給,大幅提升了經營效益。數字經濟能夠實現消費者和企業間的雙向溝通,使得產品生產變得更有針對性和指向性,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供給效率得到顯著改善。

第二,在技術層面,數字經濟推動生產的智能化、網絡化。技術進步是企業追求高效增長、保持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作為當前技術進步的典型代表,數字技術的發展顯著促進了制造業整體生產率的提升,[5]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能化制造,二是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化生產。

智能化制造,一般指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對設計、制造、管理、服務等各個生產環節進行優化,實現智能決策、智能生產的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模式能夠優化生產流程,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生產效率。以智能化制造中的智能車間為例,企業可以從智能車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指導車間運行機制的進一步優化,實現大數據驅動下“關聯+預測+調控”的車間運行分析與決策新模式。[6]人工智能是近年來在智能化制造領域發展最為迅猛的技術,是通過計算機模擬人的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使機器完成以往只有人才能勝任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對傳統的生產模式產生了巨大沖擊,極大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減少了對勞動力的需求,提高了資本的回報率,促進了資本積累。[7]人工智能能夠以比勞動力低得多的成本解決復雜的生產任務,杜絕人為差錯,從而大大提升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人工智能可以與勞動力和物質資產等其他生產要素產生互補效應,提升其他要素的產出效率。因此,人工智能的應用普及能夠提高我國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推動制造業整體邁上新的臺階。

工業互聯網,主要是指由互聯網鏈接在一起的傳感器、機器、設備等所組成的物理網絡,通過運用大數據等分析技術對該網絡所收集的工業數據進行深度解讀與分析,促進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工業信息的網絡化收集與處理,通過對制造領域不同環節植入傳感器,對制造過程進行實時感知和數據收集,并借助數據對工業環節進行精準控制,最終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8]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利用“互聯網+”實現機器與機器之間、機器與生產系統之間、生產企業與生產企業之間、企業上下游之間的實時連接和智能交互,最終形成以信息數據為驅動、以決策模型為核心,具有智能決策特征的工業物聯網。[9]因此,工業互聯網既可以看作是智能化制造的延伸,也代表了網絡化生產的方向。

第三,在組織層面,數字經濟推動生產的協同化、柔性化。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的開放、平等、共享等特點對傳統生產組織方式帶來了越來越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建立更加靈活、更具柔性的組織方式,以應對變動越來越快的市場競爭。與此同時,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流動性和穿透性,降低了交易費用和協調成本,促進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的市場分工,協同化、靈活化的企業組織形式日益增多。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企業,以互聯網為紐帶,能夠快速協同、響應市場需求,分解生產流程、共同完成生產任務。在眾多靈活的生產組織方式中,柔性生產與虛擬企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柔性生產,是由英國Molins公司于196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指一種市場導向型的按需生產的生產組織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及市場變化變更生產計劃、調整生產布局和生產線、提高生產靈活性。[10]數字經濟降低了消費者參與企業生產的成本,也降低了企業調整生產計劃的成本,企業能夠以柔性和即時方式提供定制化產品。1991年,“虛擬企業”的概念首次由美國里海大學百余位專家學者共同提出,指具有不同資源與優勢的企業為了共同開拓市場、獲取最大競爭優勢,在信息網絡基礎上組建的共享技術與信息、實現互惠互利的企業聯盟。[11]虛擬企業圍繞某個特定任務而組建,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主要連接和協調手段,將獨立的廠商連接起來,迅速組織生產以達到搶占市場、分攤費用和獲取利潤的目的。與傳統的產業集群相比,虛擬企業的組織更為松散,具有更高的開放度與靈活性。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虛擬企業的組建變得更加容易,這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制造的柔性化,從而能夠更為有效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數字經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

展望未來,在數字技術的創新驅動下,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大發展、大融合,將會帶來更多的新產品、新業態與新模式,為我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為了更好地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加快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我國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環境、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創新經營理念,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可行路徑,為中國制造在數字經濟中的健康發展指明方向、保駕護航。

一方面,企業要主動學習運用數字技術,提升智能化、協同化水平,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當前,我國經濟已經到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制造業企業應審時度勢、抓住機遇,積極吸收借鑒新興數字技術的創新成果,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在生產實踐中,應大力推動數據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實現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生產效率。加快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替代傳統制造,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流程;構建企業經營大數據平臺,及時獲取企業生產、銷售、經營風險等數據,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持;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搭建生產協作平臺,通過柔性生產、虛擬企業等形式提高生產協作能力,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大對員工數字化、信息化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提升員工的數字素養,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互聯網技術的成熟運用以及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出現,帶來了技術革新的日益加快和知識存量的爆發式增長。通過大數據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組合,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數據潛能,優化生產流程和組織形式,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需求,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企業應當明確以硬件層面的智能制造和軟件層面的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技術創新的重點突破方向,加大數字創新研發投入,吸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優秀人才,促進先進技術的擴散應用,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同時,主動將研發需求與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對接,加強研發資源的合作共享,由傳統的單一研發部門創新向全社會創新網絡邁進,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提升企業研發水平,在全球制造業競爭中占得先機。

另一方面,政府要不斷完善制度環境,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深度釋放數據要素潛能。隨著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經濟中的傳統產業不斷分化、融合,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給政府的傳統治理方式帶來很大挑戰。政府需要改變傳統的治理理念和規制方式,提升數字治理能力,把數字化與市場化有機結合起來。政府作為制度的供給者,其對制度的供給質量和效率,會影響整體經濟的表現。特別是在新發展階段,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充分發揮數字要素的潛能,對政府治理能力、政策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政府不能“缺位”,要為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做好頂層設計,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做好宏觀調控,維護公平的競爭秩序,打擊壟斷行為;要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其次,政府不能“越位”、“錯位”,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率。

在硬件建設方面,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互聯網基礎設施與服務的支持保障。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機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推進“新基建”,政府應該加快部署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數據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把相關支持政策落到實處,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實現信息公開,打破信息孤島。應在政府主導下,盡快建立連接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跨區域跨部門綜合信息共享平臺,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為各方合作創造條件。

總之,通過加強軟件建設與硬件投入,數據要素的潛能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將更加深入,我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必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與北京高等學校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18AZD007、BJJWZYJH01201910034034;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文韜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007/P020200703318256637020.pdf。

[2]Begenau, J.; Farboodi, M. and Veldkamp, L., "Big Data in Finance and the Growth of Large Firm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18, 97, pp. 71-87.

[3] Anderson, C., The Long Tail: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2006, New York: Hachette Books.

[4]任宗強、趙向華:《個性化定制模式下制造型企業知識管理與動態優化機制》,《中國管理科學》,2014年第22期(S1)。

[5]黃群慧、余永澤、張松林:《互聯網發展與制造業生產率提升:內在機制與中國經驗》,《中國工業經濟》,2019年第8期。

[6]張潔等:《大數據驅動的智能車間運行分析與決策方法體系》,《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6年第5期。

[7]陳彥斌、林晨、陳小亮:《人工智能、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經濟研究》,2019年第7期。

[8]紀成君、陳迪:《“中國制造2025”深入推進的路徑設計研究——基于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的啟示》,《當代經濟管理》,2016年第2期。

[9]張伯旭、李輝:《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基于“互聯網+”創新的機制和路徑》,《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年第2期。

[10]尉洪朝:《“互聯網+”讓生產管理更柔性》,《互聯網經濟》,2015年第7期。

[11]羅景歡:《網絡經濟下的新型組織模式——虛擬企業》,《商業研究》,2001年第2期。

責 編/張 貝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ath and Progress

Shi Yupeng

Abstrac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a powerful country. Promoting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for thoroughl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China through manufacturing and accelerating the cre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s an important engin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provides new momentum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also for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cor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s the deep mining and use of data factors. At the product level, it customizes and diversifies produc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helps with efficient supply-demand matching; at the technical level, it promotes the intelligent and Internet-based production, and improves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it facilitates the collaboration and flexi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increases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efficien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China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so as to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of digital economy;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apply digital technologies, 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mprov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data factor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張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色老板免费在线 | 国产区在线观看 | 黄色片视频网站 | 四虎综合九九色九九综合色 | 激情小说图片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综合网 | 一菊综合网成人综合网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 91综合国产 |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国产色 | 好吊淫|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 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 久久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精品 |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视频网址 | 福利在线播放 | yy4080午夜一毛片 |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 啪啪色网 | 国产精品原创视频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美女特黄视频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一区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久久婷婷 | 成人观看的视频三级 | 综合精品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 www狠狠干 | 久久噜国产精品拍拍拍拍 | 欧美一级激情 | 亚洲综人网 | 手机看片自拍日韩日韩高清 | 日韩精品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