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有責任、有擔當。“為官避事平生恥。”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在縣域,縣委書記謀劃的是幾十萬、上百萬人的改革發展大計。特別是當前縣一級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需要應對的公共事務越來越多,工作的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做好縣委書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難。但是,大多數優秀縣委書記都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具體表現為:一是盡心盡責謀發展。大多數縣委書記都有清晰務實的思路,有一抓到底、善始善終的預期,有周全詳細的規劃,有擯棄“臨時工”的準備,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盡職盡責。比如,有著“中國第一縣”美譽的江蘇省昆山市,其市委書記吳新明接任后就把“促發展抓實績”作為首要職責。2021年初,他在謀劃新一年工作發展思路時提出,“要重點發展昆臺融合開放平臺,做出實績”“繼續加快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示范區,打造虹橋商務區的配套合作區域,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充分彰顯出其盡心盡力謀劃昆山新一輪發展的使命擔當。實際上,像他這樣盡心推動縣域發展的優秀縣委書記不在少數,他們都把推動縣域發展作為普遍共識。二是敢于作為、攻克難題。在筆者近年來的相關專題調研中,很多縣委書記都表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一個接一個,產業結構調整、信訪維穩、科技創新、隊伍建設等都頗費精力。但是,再難也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借容錯免責的良好氛圍,豁出去、頂上去,帶領當地干部群眾積極尋找對策、尋求突破。在148個樣本中,這種情況較為常見。比如,四川省廣元市委常委、朝天區委書記蔡邦銀在謀劃朝天區發展時,針對朝天區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困境,勇敢提出“大路朝天步步高”的理念,通過走“四區合一”和“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和惠民旅游”的發展思路不僅實現了如期脫貧,而且帶領當地群眾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三,成才意識強烈,以創新實干促發展。筆者近年來的調研數據顯示,94.7%的受訪縣委書記認為自己在帶著激情和夢想干事創業。梳理優秀縣委書記的有關材料,可以發現其作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黨為民建功立業。抓改革、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等都是縣委書記夢想干好的事業。一些優秀縣委書記只爭朝夕、全力推動發展。比如,在筆者近年來的縣委書記隊伍建設專題調研中,大多數縣委書記都是把抓發展放在第一位(見圖5)。
二是真抓實干勇攀高峰。大多數優秀縣委書記能認識到,改革發展不是掛在墻上的口號,需要轉化為實際行動。因此,能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積極作為。比如,浙江省臺州市委常委、溫嶺市委書記徐仁標在謀劃溫嶺十四五發展規劃時提出,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用好政策“窗口期”、戰略“機遇期”,全力全速“爭拼搶”,對標對表“超創干”,不斷提高溫嶺經濟的顯示度和貢獻度。三是善于抓特色顯優勢。特色是名片,是影響力和競爭力。近年來,從上到下都強調縣級工作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主攻有條件、有優勢的領域。大多數優秀縣委書記都有清晰的抓特色謀發展的思路,摒棄“大路貨”的窠臼,在城市建設、產業轉型、社會治理、黨的建設等方面找特色、求特色。比如,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在謀劃安吉縣發展時提出了特色發展思路,要以新時代浙江(安吉)縣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為重要戰略支撐,努力形成一批標志性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吉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