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陳麗華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補”持續穩步推進。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從供應鏈視角來看,供給側問題與供應鏈管理之間存在多維深層次關系,供給側問題的本質在于供應鏈管理。因此,我們可以從“數智化”切入,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加快建立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促進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進而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供給側新特點及其對供應鏈管理的新要求
供應鏈管理對于供給側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企業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和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減少庫存以提高競爭力。目前,我國供給側呈現出了一系列新的特點,也對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新背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宏觀經濟背景賦能供給側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過程中首次明確提出“新常態”,中國未來發展的重點轉向結構穩健型經濟而非總量經濟。同年,我國GDP首次降至7%以下,實現6.9%的增速,印證了中央的戰略判斷。2014年至今(除2020年受疫情影響外),中國GDP增速維持在6%以上,徹底告別過去三十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長狀態,邁向新的經濟增長階段即中速增長階段。在國內國際新形勢與經濟整體宏觀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經濟增速放緩對中國供給側提出結構優化的新要求,內循環的主體地位要求中國供給端企業保質保量參與國際競爭。在外需增速乏力、內需邊際遞減,傳統生產要素驅動邊際放緩的背景下,我國企業如何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有效實現成本管控、增強自身競爭優勢是目前企業謀求發展的關鍵之舉。
新結構:產業持續優化升級,第三產業勢頭迅猛
中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下降,第二產業結構優化,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2020年即使國民經濟受疫情沖擊,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仍高達54.5%,并表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
中國產業結構直接決定了供給側結構的新特點,進而決定了供應鏈結構的優化方向:其一,第三產業供給側將成為改革的重點。其二,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背景下,以制造業為主的供應鏈結構亟需破局,只有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進行結構性調整才是制造業企業持續升級的長久之計。其三,要精簡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其結構。
新驅動:淡化要素、投資驅動,創新成新驅動力
隨著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供給側驅動力由要素、投資轉變為創新驅動。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后,深入提升創新能力與創新效率成供給側重點。中國供給側的創新力將從傳統的要素資源與勞動力轉向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成為新的最重要的供給側驅動力,對我國構建國際競爭優勢、增強長期穩定發展動力具有戰略意義,其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重中之重。
供應鏈創新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一環,供應鏈協同的創新需要制度、技術等多角度創新,引入數智化產業服務體系,從政策落實、行政執行、系統融合、數據支撐、技術扶植等多個維度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是突破驅動力瓶頸的關鍵策略之一,也是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點之一。
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供應鏈的模式和結構特點決定了解決供給側問題的關鍵。解決供給側問題,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功首先應考慮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問題。因為供應鏈管理的復雜化等特征,需要補建公共且能夠共享的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
目前,我國并沒有完善的供應鏈公共服務體系,沒有對各個產業的配套服務,導致大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仍處于傳統的經營狀態,采購、生產、物流、倉儲無法形成有效協同,產品無法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在此背景下,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加快建立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對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的建立,使得企業能低成本應用該服務體系,提高自身運營質量和效率,提升每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最終解決國家供給側問題。
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路徑
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具有兩大路徑。一是大企業或大企業聯盟建設數智化生態供應鏈服務體系,這是大企業數字化升級并轉型為產業服務型企業的路徑;二是由創新型平臺企業建設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國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兩種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的關鍵點之一都在于從企業數字化視角跳出來,站在產業層面進行思考和設計,包括產業服務體系設計、組織結構適應性設計、商業模式及可行性設計、技術可行性設計、數據建模結構性設計、系統融合協同性設計,國際化服務設計等。
聚焦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智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將通過轉型升級成為既有公共服務職能,又有自身商業盈利模式的新型產業服務組織,該服務體系能夠使企業數字化過程避免數字堆放無效性、信息孤島化、運營無能化等問題。新一輪的數字化和智慧化產業供應鏈服務體系能夠讓大多數中小企業無須花費大量成本進行數字化建設,以低廉的成本接入共享模式,并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支撐,幫助中小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務水平,最終通過接入企業共同合作形成特定產業的國際化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