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國資管理與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文宗瑜
“十四五”良好開局的重要變化之一,是經濟運行新困難期正向內生性動力緩慢發育期轉變,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已經初步顯現。隨著內生性動力的緩慢發育,形成了新供給新就業新消費新需求新業態新模式的若干新增長。與外部性刺激力量拉動經濟增速較快回升且短暫相比,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速緩慢回升而更持久;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形成的不僅是新增長,而且是高質量增長;隨著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會形成一個效率更好與質量更高的增長周期。跨周期調節要重視經濟運行內生性動力培育,推動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促進形成一個效率更好與質量更高的增長周期。
內生性動力拉動經濟增長特征顯現,只是意味著緩慢發育的內生性動力作用在使經濟下行進一步放慢;只有內生性動力得到充分發育所形成的內生性動力不斷增強,才能逐步消化經濟下行壓力而實現經濟下行觸底回升。因此,要重視并關注如何促進內生性動力的充分發育。實體經濟創造價值與虛擬經濟合理分割利潤的有機融合,支撐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促進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要落到實體經濟活力提振及中小微企業經營好轉上。通過提振實體經濟活力與推動中小微企業經營好轉,可以使內生性動力得到充分發育,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有機融合,從而化解經濟下行壓力,扭轉經濟下行趨勢。因此,要給予實體經濟更精準化的協同支持,提振實體經濟的活力,促進內生性動力的不斷增強,從而實現可持續性的高質量增長。
實體經濟直接影響著內生性動力充分發育,內生性動力培育要多措并舉:
給予實體經濟更精準化的金融政策支持。跨周期調節從抑制下行轉到內生性動力培育,要求金融政策要給予實體經濟更精準化的支持。金融政策要著眼提振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活力而發力,允許金融機構擴大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下浮區間,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全覆蓋,加大產業基金與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力度,加快發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適度放寬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定向股權融資的限制。
拓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減費降費空間。已經持續幾年的減稅降費政策較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經營的困難。從減稅降費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直接影響看,減費降費更有利于支持其經營好轉。要采取專門針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減費降費措施,拓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的減費降費空間。
協同支持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參與新技術應用搶跑。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加快新技術應用,可以實現更快的產品創新及新產品供給,從而提振實體經濟活力。面對正在爆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催生的若干科技創新重大突破,新技術應用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財政金融股市等協同支持中小微企業參與新技術應用搶跑,不僅可以促進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自身經營的改善,而且可以促進供給改善,還可以引導消費并拉動消費。財政金融股市圍繞新技術應用實行鼓勵加速折舊、創新金融服務、簡化上市流程等的協同支持,能夠引導及推動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新技術應用搶跑。
實施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相關進口的關稅優惠。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加快產品迭代及產品創新,不僅有利于其自身競爭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促進產業發展及產業升級。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產品創新對設備核心元器件及新材料等進口具有較強的依賴性,給予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設備核心元器件及新材料等進口的關稅優惠,更能提高其產品迭代及產品創新的積極性。可以采取自貿區企業進口政策逐漸擴圍的方式,把自貿區企業享受的進口關稅優惠覆蓋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也可以針對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設備核心元器件及新材料等進口出臺關稅優惠專項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