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能負重、耐饑渴,在無垠的沙漠中抵抗沙塵,在漫天的風暴中辨明方向,總能帶領隊伍找到水源和綠洲。巧的是,駱文才曾在QQ上取了一個化名,就叫“駱駝”。
2017年5月,駱文才臨危受命,到浙江省長興縣街道畫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擔任院長。彼時的衛生服務中心只有幾處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低矮二層樓房,住院部除了當地的一些老病號,鮮有人光顧。面對這種情況,剛上任的駱文才開始思考,醫院如何走出困境,穩定人心,更好地服務患者。
也正是在2017年這一年,長興縣開始探索走醫共體建設的新路,畫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牌成為了縣中醫院醫共體集團的分院,改革一體化推進,為基層醫院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駱文才向集團學習管理經驗,趕赴外地取經。很快,醫院新的績效改革方案出臺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徑也逐漸明確。駱文才很少待在院長辦公室,總是和醫生們一起坐診看病,在食堂里和大伙一起吃飯、討論工作,慢慢的,職工有了主心骨,人心漸漸聚攏,信心重新建立。
駱文才清楚,要發展,必須克服硬件這個瓶頸。2018年起,他反復在上級部門和當地政府間奔波。終于,在各方的努力下,醫院搬遷被提上日程,甩掉“破舊小”的機會到來了。2020年1月,畫溪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全體職工迎來新的辦公場所,醫院煥然一新,當地群眾交口稱贊,“這才是醫院應該有的樣子。”同時,集團總院為畫溪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婦科、口腔科、眼科、針灸推拿等科室的專家長期下沉;建立了聯合病房,總院專家定期會診、查房、帶教,帶動畫溪分院綜合服務能力極大提升。
有一組數據或許是駱文才五年來成績的最好注解。2021年,畫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年門診量為18.8萬,是駱文才就任前2016年的1.4倍;年出院人次851人,是2016年的23.6倍;總收入3158.6萬元,是2016年的2倍;職工年平均收入14萬,是2016年的2.3倍。
從別人不愿上廁所的“破舊小”到“好新全”醫院,從職工還不起貸款到同級醫院中上收入水平,從病人嫌棄不愿住院到常常“爆滿”…… “駱駝”駱文才扎根畫溪五年,神奇地帶領隊伍找到了希望的“綠洲”,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全新的健康“綠洲”。
“職工有了信心,有了奔頭,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為群眾服務。”駱文才說。近年來,除了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改善就醫環境等,駱文才帶領下的畫溪醫衛人還承擔著新冠疫情防控的重任。正如駱文才所說,如今畫溪的醫衛隊伍團結奮進,扎實工作,作風全面過硬。2020年,醫院黨支部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表現突出的基層黨組織”,醫院被縣衛健局評為“疫情防控先進集體”。2021年,醫院被長興縣中醫院醫共體集團授予年度“優秀團隊”。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對此,作為黨支部書記、院長的駱文才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感受。“共同富裕,離不開我們對健康衛士的守護,我們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駱文才說。(作者:方旭東 浙江長興縣中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