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加快推動實現社會基層治理創新工作的重要論述。進入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事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構建良好的基層社會治理秩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踐行“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的生動具體實踐,更是構建并完善基層治理新格局的必經之路。
自2018年天津市濱海新區新港街道獨立運行至今,工委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黨建引領在基層治理中發揮重大作用,取得突出成效。
積極貫徹落實“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要求,創新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鶎又卫淼年P鍵在基層黨建。2021年,新港街道工委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工委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在深入社區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位于遠洋心里小區南側的大連東道延長線,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貫通,嚴重影響小區居民出行。在工委推動下,最終于2021年6月順利實現貫通,徹底解決了周邊社區居民的出行問題。辦實事活動期間,街工委深入踐行“戰區制、主官上”,利用周末安排全體干部深入社區進行創文創衛志愿服務,先后解決了千間片區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安定里社區雨污分離改造、新尚里社區移動公廁建設、啟航嘉園社區老年活動室建設,以及“雪亮工程”“智慧社區”和老舊社區樓棟“小廣告”專項執法等重大便民工程20余項,得到了轄區百姓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
完善組織體系,實現全民共治共建共享。在街道努力構建“大黨委”基層治理模式下,街工委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各方、領導基層治理的作用,通過社區、業委會、物業企業黨建工作深度融合、資源共享,形成社區治理合力。2021年7月,碧桂園旗下泰達城投物業正式進駐新港街道所屬的9個社區的26個老舊小區,全面接管小區物業管理工作。街工委教育引導物業服務組織,自覺服從社區黨組織領導,物業依靠社區“黨建紅網格”,主動接單認領任務,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在實踐中培養鍛煉物業服務管理隊伍,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形成黨建引領共治、美好家園共建、品質提升共享的物業服務氛圍
街鎮吹哨部門報到,集中力量解決民生難題。新港街道工委充分利用“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制度,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對疑難問題直接“吹哨”調度。2021年,通過吹哨召集有關部門,對老舊社區停車難出行難問題進行集中調研分析,對港航、海寧里兩個社區確立了劃定單行線、實現微循環的區域交通優化方案,對近開里、新尚里兩個社區,則通過統籌增加停車位500余個方式,有效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停車難、出行難問題。
實現“科學防疫、精準服務、雙戰雙贏”目標,依托黨建引領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強化黨建引領,打造疫情防控戰斗堡壘。新港街道工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黨建引領牽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發揮好街道黨工委總攬全局、統籌全部、帶動全面的政治優勢。疫情發生初期,街工委立即發出“黨員站出來,帶頭作表率”的號召,把集中合理有序組織黨員干部、充實一線力量作為組織工作的切入點,將機關所有干部下沉到社區,充實到一線,組成了15個社區和五大戰區共克時艱,多次圓滿完成緊急全域大篩任務,高效處理了中部新區突發疫情封控管理任務,切實守住了轄區安全防線。兩年來,街道全體干部和社區工作者堅守崗位,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實現“雙戰雙贏”。
實施精細治理,提升疫情期間服務水平。街工委轉變工作觀念、服務理念,領導班子帶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大力推廣“濱海需求”,為群眾提供“保姆”式和“點單”式精準服務,確保各類人員生活無憂。社區黨委統領片區特殊人員服務工作,每天定期更新服務人員明細,為隔離人員采購生活物資,聯系上門核酸檢測、上門接種疫苗等工作。針對社區大篩、疫苗接種、流調排查等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全體干部社工化身“多面手”“全能兵”,利用工作間隙和周末休息時間掃樓、掃戶進行動員宣傳,確保應接盡接、應檢盡檢、應查盡查。
抓實經濟發展,確保實現“雙戰雙贏”。第一時間成立街道復工復產領導小組。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將街道轄域網格優化為16個企業網格,每個網格明確駐場服務專員,實行網格化管理,既加強督查,又主動為企業防疫提供服務,統籌推進企業分期分批、有序復工,做到“真、細、實、嚴”。在深入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街道領導班子帶頭研究經濟工作、帶頭抓招商引資、帶頭改善營商環境。圍繞區委“1+5”文件明確的工作任務和“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對照任務分工,抓緊制定工作方案,確保有目標、有方向,推動轄區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增強社區力量”,完善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大格局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升黨建統籌引領能力。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迎盛會、鑄忠誠、強擔當、創業績”主題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街道全體黨員干部和社區黨組織主動參加學習,積極深入社區開展“三會一課”,主動向社區黨員和居民群眾解讀黨的最新會議精神和經典理論體系知識。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工作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在社區設立“社區黨員示范崗”“新時代黨員先鋒實踐站”,強化黨員服務意識,凸顯黨的領導與黨員的帶頭作用,帶動社區其他人員的參與基層治理。大力推廣“黨建+紅色物業”“黨建+紅色業委會”“黨建+紅色志愿者”等創新黨建形式,讓居民全方位感受黨組織的溫暖和服務。
增強社區工作力量,提升基層干部工作能力。補齊基層社區治理隊伍短板,選優配強社區工作者力量和網格隊伍。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轄區派出所民警擔任副網格長,對社區網格負總責;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成員和專職社區工作者擔任網格員,實行一崗多責,具體負責網格內日常事務;社區物業專職管理人員、樓門棟長、居民代表、社區聯防隊員、社區志愿者等協助網格員工作。社區工作者管理的人員按照“4+N”的職數配備:1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兼居民委員會主任),1名專職副書記,2名居民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社區工作站另按每300戶左右配置1名社區工作者。
強化人才激勵機制,提升社工履職盡責能力??椕苌鐓^服務網格,將治理資源向基層網格傾斜,網格覆蓋到每一位社區居民,不留死角。為強化社區治理,選拔優秀、專業的人才參與社區治理,每年開展社區黨組織述職評議,強化社工年度考核,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人才保障,增強服務社區群眾的工作本領。建立健全社工教育培訓機制,每年定期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不斷提升社區負責人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開展社工專業技能學習,掌握與群眾溝通、處理社區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完善社區社會工作人才薪酬及激勵獎勵機制,吸引專業社會工作者扎根基層社區。依法維護社會工作者的相關權益,建立一整套完善系統的社會工作激勵獎勵機制,以達到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黨建設好建設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使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城鄉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才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作者:田鶴飛 天津濱海新區新港街道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肖凱文 天津濱海新區新港街道黨建辦一級科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