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凸顯了生態環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價值,為推動綠色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近年來,神農架國家公園牢固樹立這一理念,在加快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把綠色發展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持續發揮好山好水好文化的資源優勢,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統籌考慮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切實守牢生態文明“主陣地”,擔當生態建設“主力軍”,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相得益彰。
以建設國家公園,筑牢生態經濟之基。自然保護地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載體、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美麗中國的重要象征,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為了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神農架國家公園始終以系統觀念深入認知國家公園,以體制機制打通生態保護、社區發展、自然游憩等鏈條,充分協調好國家公園和周邊社區之間,國家公園與毗鄰自然保護地之間的關系。堅持生態保護第一,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守護“華中水塔”,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神農架國家公園核心保護體系,聚力建設華中屋脊上的國家公園,努力將神農架國家公園打造成神農架生態文明建設展示的亮麗名片。
神農架國家公園(人民論壇網 曲統昱 攝)
以發展綠色產業,強健生態經濟之體。綠色生產方式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基礎支撐和主要載體。神農架國家公園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理念,始終堅持生態為民、科學利用,探索自然保護和利用新模式,發展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立足特色和資源稟賦,引導社區居民發展生態旅游、生態林業、綠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一鄉一鎮一特點、一村一組一特色”的社區共建共享發展模式;實施產業轉型,對水電、礦山實行萎縮化管理,關閉砂場及非法采砂點12處,關停水電站9座;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大健康產業,開發綠色產品、培植綠色加工企業、壯大服務業,使得經濟增速明顯加快,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實現了可持續增長。
神農架木魚鎮的茶產業(人民論壇網 曲統昱 攝)
以強化制度保障,壯大生態經濟之力。推動綠色發展,需要增強系統思維,統籌協調、整體發力。在管理體制方面,對內,神農架國家公園整合機構并大力開展內部功能重組和職能優化,建立“管理局-管理處-管護中心”三級管理體系,實現統一規范高效的扁平化、網格化分級管理。對外,牽頭成立“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形成突破行政區劃限制的“共抓大保護”格局;在法制保障方面,出臺9個技術標準,制定資源保護、生物監測、科研科普、社區共建等80多項制度,實行“一園一法”管理,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體系。
展望未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神農架國家公園將繼續堅持“兩山”理念,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途徑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發掘良好生態中蘊含的經濟價值,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者:曲統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