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天下之大本。從2004年至今,“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20年聚焦“三農”主題,“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鮮明導向一以貫之,每一個“一號文件”都在強調“三農”工作在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因子,廣大青年干部要秉承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理念,化“書生意氣”為躬耕桑梓的“土里土氣”,努力從新農人成長為“興農人”,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村全域美麗、農民增收致富注入新活力。
新時代“興農人”是心系沃土的堅定信仰者。近年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為實現“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這個“三農夢”奔赴基層山海,憑著對農業強國的堅定信仰和對三農事業的滿腔熱愛,他們參與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歷史任務,逐漸成長為三農一線不可或缺的“興農人”。這是青年一代和三農事業的雙向奔赴,也是青年人扎根農村、鉆研農業、服務農民的點點星光。向他們看齊,廣大青年干部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信仰,要摒棄“鍍金”思想,克服浮躁情緒,真正靜下心、沉下身,走到基層一線真學真懂、真看真做,以春風化雨般的耐心和斗志昂揚的熱情投入到鄉村振興、農村改革、人居環境整治等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中,傾注全力開好鄉村振興的“興農列車”。
新時代“興農人”是身懷本領的實干多面手。鄉村事業大有可為,我們更應大有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特別需要觀念新、有活力、文化程度高的青年人才,廣大青年干部要發揮有思想、有知識、有闖勁的優勢到基層去經風雨、接地氣、干實事、創新創業。向上要吃透“三農”政策,學習新形勢下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掌握科學創新的產業發展規劃知識。向下要知農事、懂農情、曉民憂,了解群眾所想所需,做好田間調研、數據積累。尤其是要學習農業生產、農機使用、現代化產銷體系等技術,充分利用青年人的專業特長,做好農業數字化提升工程,帶領農民從“會種”到“慧種”,不斷增強駕馭全局、解決復雜矛盾的能力和做好群眾工作的經驗,在基層一線這個練兵場里練就一身過硬本領,成長為群眾信賴的“土專家”。
新時代“興農人”是人民至上的忠實踐行者。群眾就像黃土地一樣,是最樸實,也是最明智的,我們要始終牢記他們才是“三農”工作的主體,要始終把廣大農民群體的評價、口碑、滿意度作為檢驗“三農”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廣大青年干部要堅定走好群眾路線,把密切聯系群眾作為“三農”工作的生命線,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切實把黨和國家的三農好政策落到實處,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成為人民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春回大地,萬物昭蘇。廣袤無垠的大地,寄托著農民群眾的殷切期盼,延伸向億萬人民的幸福生活。站在祖輩們拼搏而累積成的基石上,新時代的“興農人”要一以貫之地腳踩泥濘,躬身前行,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奮斗中不懈努力。(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街道辦事處 陳菁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