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訊(記者 王爽)山城重慶,云霧繚繞,密密疏疏的樓宇街巷勾勒出獨特的城市紋理,拾級而上的步態已成為重慶人的天性使然,習以為常地向上跋涉和攀登秉性已深深融進城市以人為本、推動基層善治的韌性中。近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重慶,開展為期四天的調研采訪,深度聚焦重慶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創新做法與經驗成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近年來,重慶市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以健全體制機制為關鍵,以數字賦能為動力,著力構建權責清晰、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基層治理體系,以高效能治理護航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黨建引領,形成“上下貫通、條抓塊統”工作格局
突出黨建統領,著力健全基層治理體系。重慶高度重視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完善領導有力、統籌協調的體制機制,推動治理服務半徑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米”迭代。
一條街,解百憂。
近年來,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正街社區持續深化“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程,探索推進“巴川共坊”試點,打造出具有銅梁韻味的現代化社區治理工作模式。充分發揮網格員“前哨”作用,實現網格員每天活躍在村社網格,全面摸清網格內人、地、事、物、情、組織等各類信息,推動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長、居民小組長“三合一”;健全共治機制,將聯席會議延伸到網格,構建社區黨委牽頭,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多方議事聯動機制,定期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協商探討小區常態化治理“難題”;強化資源保障,堅持便民、惠民、公益為主,低償為輔的原則,將區級劃撥或租用的國有資產用于社區低償服務項目建設,建立了馬家灣特色小吃街、倉街休閑茶園、社區物業、愛心超市、愛心食堂、愛心托管班、七彩素質學校等特色社區產業,增強社區造血功能。一系列做法讓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實現一站式解決,促使社區治理良性發展。
黨旗領航,百名黨員亮身份。
走進璧山區璧泉街道牛角灣社區的宏康浩宇小區,植物蔥蔥郁郁、巷道整潔有序。 宏康浩宇小區深入實施“黨建統領小區治理”工作,2020年2月成立小區黨支部,賡即成立業委會,并注冊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實現實體化運行。堅持黨旗領航,開展“百名黨員亮身份”活動,106名黨員在小區承諾踐諾,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在身邊、身邊有黨”。堅持服務提質,物業服務費進入業委會對公賬戶,推動物業企業回歸服務本質,盤活廣告位等資源,2022年“集體經濟”創收37萬元,獲評璧山區“樣板示范”小區。
宏康浩宇小區正在召開“三級院壩會” 人民論壇網 王爽 攝
“小哥驛站”溫暖一座城。
巴南區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是巴南區委、區政府專門為外賣小哥、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打造,集黨建引領、溫情關懷與社會治理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陣地。除了區級黨群服務中心外,巴南區還在街鎮建立了6個黨群服務驛站,整合利用郵政網點、青春加油站、臨街商鋪門店等資源,建設了若干個黨群服務點,構建起“1+6+N”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體系。這些服務站點不僅是新就業群體歇腳的地方,還因為有暖心齊全的設施、關懷備至的服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哥驛站”。
外賣小哥向榮飛經常來這里休息“充電” 人民論壇網 王爽 攝
民生為本,推進基層治理向數智化轉型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必須重視大數據的價值。智能治理、區塊鏈、微信群可極大提高治理效能。近幾年,重慶基層治理智能化逐漸向系統性、協同性和集成性發展,加速基層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渝中區人民法院訴調對接·速裁中心本著“不費時”“不麻煩”“少花錢”的原則,設身處地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通過加強平臺陣地建設,率先成立全市知識產權糾紛等調專業解組織,打造“訴調對接·速裁中心”“駐所調解室”和“調解與互聯網法務公共服務平臺”,一體化推動訴調、警調、訪調“三調聯動”機制建設,采取派員互駐、協議合作和聯合培訓等方式,強化調委會與法院、公安、信訪等部門聯調銜接,三年來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近萬件。區“訴調對接·速裁中心”被確定為“全市政法系統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
渝中區人民法院訴調對接·速裁中心 人民論壇網 王爽 攝
黨建統領“雙網”共治,是潼南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舉措,是落實重慶市委“黨建統領基層智治”要求的有形抓手。雙網共治,即網上網下綜合推進、一體化高效治理,織密服務網絡、縮短服務半徑、延伸服務觸角,形成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高效治理格局。一方面以數字化推進基層治理理念、思路、機制、方法、手段系統性重塑;另一方面,把基層基礎數據做深做實,比如,建立128個“潼心共治雙江網格服務群”,做到服務管理24小時在線。由網格員及村(社區)干部、黨員骨干、網格長任管理員,組織引導轄區群眾加入服務群,原汁原味傾聽群眾訴求。
潼南區雙江鎮綜治中心內的展示墻 人民論壇網 王卓怡 攝
創新聯動,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在基層治理工作中,不斷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激發出全體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出全社會創造活力和向心凝聚力,高效能推動基層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基層社會是一種聚合體,它將許多社會關系整合在一個系統之中,基層智慧特別是群眾智慧是基層治理最大和最有潛力的資源,許多制度創新經驗都源于此。
重慶市榮昌區以10至30戶左右群眾聚集的農家小院為基本單元,以“小院+”推動黨建引領鄉村善治。通過圍繞小院“+服務”,探索“小院點單、村級接單、區鎮兩級買單”等方式,推動各級資源力量向小院匯聚。同時,在建成小院內“核心區”的基礎上,將小院周邊散居農戶作為“帶動區”納入治理,并進一步將剩余的散居農戶作為“輻射區”進行網格化管理,實現內外聯動、聯建共建、服務共享,提升小院的輻射帶動作用。
青村茶舍老板陳燕 人民論壇網 王爽 攝
陳燕是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第一位返鄉創業的青年,現已成為所在院落的志愿者隊長、小院的院長。她告訴人民論壇網記者,在榮昌區委組織部大力發展“院落”治理的工作下,家鄉發生了很大變化,整個鄉村基層環境明顯改善。“從2023年開始,收入情況越來越好,很滿意現在的生活。”
踏入渝中區桂花園新村社區狀元步道,百姓電影院、言和圖書室、百姓講壇等各類基層社會治理陣地錯落有致,社區文化在這里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從社區警務室下到狀元步道,兩側有言和調解室、百姓“議事壩”。“議事壩”投入使用后,每當社區里有重大事項需要決定時,居民代表都會聚集在這里,充分發表意見后進行表決。社區為此還特地設立了社員議事會、居民評議會,先后協商解決了急難愁盼問題60余件。
渝中區桂花園新村社區居民 人民論壇網 王爽 攝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重慶市各級黨員干部不僅“身入”基層,更實現了“心到”基層,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打通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堵點、痛點、難點,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科學化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基層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