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國資委日前舉行的專題推進會上,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指出,近年來,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在科技創新、深化改革以及經營發展等各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成效。同時,為深入推進示范創建工作,在現有11家示范企業基礎上,國資委又將10家中央企業和7家地方國有企業納入了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的范圍,為國有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政策支持。推動國有企業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與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目標相契合,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從實際情況來看,推動國企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能夠促進國有經濟發展,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此舉能夠鼓勵國企積極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幫助企業優化資產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政策的支持也能夠激勵企業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機制與自主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產業和品牌的引領價值,進一步增強國企核心競爭力。還有助于發揮國企的示范帶動作用,幫助企業聚焦發展主線與關鍵任務,為其他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借鑒。同時,還有助于國企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的構建,推動區域產業聚集和協同發展,利用產業生態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和就業機會,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未來,還須從多方面突破和創新,進一步促進國企做大做強做優。
首先,明確發展定位。企業應通過對標龍頭企業等方式,理解世界一流企業的內涵與標準,理清世界一流企業所具備的關鍵要素,構建系統的改革思路和發展框架。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對標企業的發展歷程、經營特征與成功要素,并結合自身情況,明確關鍵的戰略規劃,制定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頂層設計與發展藍圖。
其次,及時轉變體制觀念與經營理念,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應充分發揮國企黨組織“三重一大”前置決策機制的引領作用和董事會科學決策的治理效能。及時調整企業的組織架構,理順部門職責,減少部門壁壘,加強企業的跨部門協同,完善共同目標引導下的考核機制。
再次,強化企業的前瞻性研究,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應加大企業對國際形勢、產業融合等方面的跟蹤研究,通過推進全球化經營等方式,加快全球產業的規劃和布局,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球人才、技術等資源的整合能力。通過優化與戰略伙伴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范圍,擴大國企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最后,提高軟實力,樹立世界一流企業的品牌形象。企業應培育市場化、專業化、全球化的文化理念,打造具有創新活力的企業氛圍。通過講述中國企業故事展現品牌形象,提高國企的全球聲譽。加強企業內部社會責任理念教育,提高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廣度與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