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浙江,實地調研衢州市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創新舉措和顯著成效?;鶎又卫硎菄抑卫淼幕?,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深入一線調研、直面一線問題、查看一線實情、對話一線代表,多層次多角度展示衢州基層治理方面的創新實踐及相關成效,切身感悟衢州如何以衢州之“智”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強化組織引領,筑牢基層治理“堡壘”。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層是重心和希望所在,黨建引領是根本保障所在,要把黨建引領融入基層治理全鏈條,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衢州市衢江區蹄疾步穩推動現代社區建設,以基層治理“141”體系為重要支撐,選優配強“1+3+N”網格力量,推行“周末網格夜話”“議事懇談會”“紅當家樓長”等制度,建立重點人員、重點場所與重點事項“三張清單”,進一步優化力量集結動員與事件閉環處置。推行“黨員雙在先鋒雙領”等行動,引導在職黨員、外賣小哥等各類主體廣泛參與社區治理,選派“社區治理觀察員”,深入網格樓棟,監督找茬、建言獻計。
強化數字賦能,暢通基層治理“經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數字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是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精準化、精細化和便民服務智慧化,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措施,要從搭建“一網通辦”智慧平臺,布好組織“一張網”入手,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暢通基層治理“毛細血管”,切實提高運用信息化手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處置問題能力,推動基層治理由“治理”向“智理”轉變。在衢江區,以“一圖兩指數、三臺四跑道”的建設模式為主,通過浙智興村、浙里黨群心連心等移動端,智能采集匯總,衢州在高效處置轄區群眾的社情民意和服務需求上跑出了“加速度”。據統計,基層智治大腦線上快速準確發出火情預警605次,線下聯動處置火情546次,處置效率提高80%以上,全區森林火情發生率同比下降70%。
強化服務效能,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進基層治理要以為民為導向,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統籌高效的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黨委(黨組)主體作用,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群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基層治理體系,實現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斷激活基層治理效能,及時解決群眾生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近年來,衢江區緊抓全省數字化改革契機,創新“信用+社會治理”123模式,在信用監管、基層治理、金融信貸、便民惠企等領域提供信用支撐,鼓勵鄉鎮(街道)探索“信用+”應用場景,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廣“信用換積分”、“積分換激勵”模式,提升村民自治聚合力。此外,衢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運維管理全面引入數字化管理模式,設置了智能導服,可以實時了解排隊情況。通過辦事環節、時間等數據,結合辦事時的表情語氣、工作人員行為等分析,智能感知大家對服務的滿意度,以及工作人員的服務狀態,力求將貼心溫馨的服務“深入人心”。(作者: 楊學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