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系統了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我們要貫徹落實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用好“加減乘除”工作法,以“數學思維”開創組織工作新篇章,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在峽江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聚焦隊伍做“加法”,以源動力提升戰斗力
圍繞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著力鍛造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在激勵擔當上“加”力。統籌用好職務與職級并行兩大激勵手段,堅持考人與考事相結合,暢通事業干部調任公務員渠道,扎實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創新“三員設崗”,用好用活退出領導崗位干部,用人激勵導向更加鮮明。在監督管理上“加”碼。探索實施領導干部積分制管理,完善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和黨外干部聯席會議制度,穩妥推行干部日常監督“紅黃牌”預警管理,落實縣委巡察“五方聯審”,推動干部監管與中心大局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在能力培養上“加”深。堅持外掛、內培并舉,探索推行“玉峽青苗”培育計劃,構建“1+8”全鏈條式年輕公務員培養體系,鼓勵干部“揭榜掛帥”“賽馬比拼”,在改革實踐、攻堅一線中“強筋壯骨”,著力塑造敢闖敢拼、善作善成的干部特質。
聚力統籌做“減法”,以系統性增強嚴密性
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必須堅持系統思維、一體推進。強化調度“減”無效部署。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每月調閱《黨支部(總支)工作手冊》,組建“黨建紅旗團”,實行掛片指導,推動各級黨組織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有力有序。深化整改“減”工作短板。聚焦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深入開展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行動,精心開展暖“新”十大行動,創新推行貨運物流行業“五步工作法”,全面打造“峽客行”黨建品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固化機制“減”問題反復。建立基層黨建工作抓落實七大機制,創新推行“一核四鏈”模式,推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黨建聯盟賦能產業鏈發展。全面推行“十戶連心 紅網聚力”幫聯模式,構建“一戶多聯、一網治理”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
聚勢引領做“乘法”,以強舉措驅動強發展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做好新時代的組織工作,要用好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書記領航帶動“乘”風破浪。健全落實黨委(黨組)書記領銜重點人才項目制度,組建招才引智工作隊,選聘“引才大使”,創新實施“四會”引才、“以才引才”,構建“1+7+N”政策體系,全力凝實“智玉峽、才藥興”人才品牌。部門領辦聯動“乘”勢而上。構建政府牽線、部門搭橋、校企聯姻、企業抱團合作機制,全力完善人才產業園功能配套,實施“滿園擴園”行動,推動“三中心四平臺”實體化、專業化運作,深化校企校地產學研合作,持續唱響“石玉蓮”鄉土人才品牌。服務領先推動“乘”勝追擊。落實人才服務專員職責,構建貫通線上線下“一站式”人才無憂快辦服務體系。支持人才攻關“卡脖子”技術,幫助企業實施老樹發新枝項目,全力滿足人才多樣化需求,營造近悅遠來的一流人才環境。
聚能建設做“除法”,以硬作風彰顯硬擔當
唯有經風雨、見世面,方能長才干、壯筋骨,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抓政治建設“除”麻痹思想。牢固樹立政治首位意識,分級分類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班、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干部培訓班,組織開展組工干部“三談”活動,全面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筑牢政治忠誠。抓能力建設“除”厭戰情緒。大力實施黨員干部能力素質“大提升”工程,持續開展黨務技能大賽、鄉村振興擂臺比武、“夜校大講堂”等活動,推動黨員干部在一線“蹲苗”歷練,營造人人爭當“吉先鋒”的濃厚氛圍。抓紀律建設“除”僥幸心理。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監督,通過舉辦“廉政課堂”、開展集體廉政談話、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持續念好紀律規矩“緊箍咒”,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作者:峽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陳仁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