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二屆中國文化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暨杭州頒獎大會于12月25日在浙江杭州G20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我應邀參加。在2023“魅力中國”當代詩歌散文大賽中,我的作品獲得一等獎,當接過榮譽證書和獎杯的時候,手里感到沉甸甸的。這是激勵,更是鞭策。
很多年未參賽了,今年參加《魅力中國》當代詩歌散文大賽,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學夢。細細品味60歲之后人生第二階段的堅持,才發現如今得到獎項的快樂,已然升華為收獲努力的果實的快樂,比起當年獲得國家級獎項、省部級獎項的快樂,有過之而無不及。2023“魅力中國”當代詩歌散文大賽,讓我感到光榮和振奮。
人類優秀的文學,都是勇于記錄時代的。作家和時代的關系,猶如浪花和大海。今天一大批作家正在用出色的作品呈現中國大地的歷史與現實,夢想與榮光。“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雖然我比不上大作家,但作為中國作家文學聯盟會員,我感覺這不僅是稱呼,更是一份使命,一份責任。
揚州農村讓我魂牽夢繞,那里是我爺爺奶奶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從我記事起只知道奶奶一人生活在鄉下,少年時代,每逢暑假我都背著書包到奶奶家。在小伙伴們的簇擁下,打麥場上引吭高歌;伏著木杠光著腳蹬起轉動的排水車;提著小竹籃徜徉在田埂旁挖野菜;坐著大澡盆蕩漾在河面采菱角……哦,我三四十年前的處女作《家鄉小河》,就是流經奶奶村莊的一條長長的河流。很多年過去了,記憶中的家鄉小河仍舊以多種方式影響著我。(周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