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強創意設計和研發創新,進一步把陶瓷產業做大做強,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作為一名基層文博事業從業者,筆者認為,要用心用情搞好基層博物館建設,保護、傳承、傳播、創新好陶瓷文化,推動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一、不遺余力保護,讓博物館文物“秀起來”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創造和傳承下來豐富的優秀文化傳統。一方面,隨著實踐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們要創造更為先進的文化。另一方面,在歷史進程中凝聚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決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成落后的東西。我們決不可拋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恰恰相反,我們要很好傳承和弘揚,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根”與“魂”,丟掉這個“根”與“魂”,就沒有根基了。
景德鎮是世界聞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厚。2000多年來,從漢唐時期的陶瓷集鎮、兩宋時期的陶瓷市鎮,到宋末至元的業陶都會、明清時期的瓷國高峰,不同時期的能工巧匠用他們精湛的制瓷技藝創造了無數的精美陶瓷器物。這些歷史文物附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包含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價值追求、人文精神,它們凝結成連綿不絕的陶瓷文化脈絡,成為景德鎮最寶貴的財富,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留住歷史記憶,傳承陶瓷文化,守住陶瓷文化的“根”與“魂”,是景德鎮各級博物館的首要任務。近年來,景德鎮大力推進博物館建設,涌現了一批館藏豐富、特色鮮明的高質量博物館,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他們互相促進、共同進益,構成了景德鎮博物館建設“百花齊放”的新局面,讓景德鎮成為一座博物館之城。透過博物館這一文化窗口,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景德鎮的陶瓷歷史文化,認識到陶瓷歷史的演變進程,進一步凸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正是由于不遺余力地進行保護,眾多精美的陶瓷器物被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供人們駐足欣賞,帶給人們愉悅的審美體驗,“秀”出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的風采。
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是江西省文化廳批準成立的首批民營博物館之一,2020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作為一家陶瓷歷史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在陶瓷文化的保護、傳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館選擇文化內涵突出、審美效果顯著、器型完整美觀的千余件十大瓷廠生產的國禮瓷、日用瓷、藝術瓷、陳設瓷等精品及文史資料,輔以油畫壁畫、仿真蠟像、新媒體技術等形式“以物展史”,充分展現了景德鎮陶瓷工業所經歷的滄桑變革和曾經所煥發出的光華與風采,還讓觀眾貼近陶瓷,親身感受廠瓷精品散發的藝術魅力,縱覽景德鎮陶瓷風貌,從中品味景德鎮十大瓷廠發展歷史和發展成就。留住了景德鎮近現代陶瓷工業文明的珍貴歷史。
二、滿足人民需求,讓博物館文物“活起來”
千年瓷都,千年匠心。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既是藝術品,也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是貼近老百姓、貼近生活的身邊藝術,它們集中體現了我國歷史上瓷器制作的藝術成就;同時,景德鎮的陶瓷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的開拓創新、精益求精;兼收并蓄、包容開放;崇文尚德、悅和親仁等豐富的人文精神,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具有極高的公共教育價值。
博物館作為一個城市的文化積淀,承載著城市的文明,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起到首當其沖的責任。如何讓大量的館藏文物活起來,實現和普通群眾的積極互動,讓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束之高閣”,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需要博物館立足自身的特色優勢,針對社會群眾特別是年輕群體的接受方式,講好歷史文物故事,傳播歷史文化,普及教育功能。
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充分發揮紅色題材館藏內容豐富、功能完善、承載力強的優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紅色主題教育和研學實踐活動。在舉辦各種線下活動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以及VR展廳和線上直播等方式,不斷輸出紅色陶瓷文化知識,豐富活動內涵,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廣泛的社會影響。2016 年5月被評為景德鎮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8年12月被評為景德鎮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20年5月被評為景德鎮陶瓷大學藝術文博學院教學實習基地。
三、致力開拓創新,讓博物館文物“潮起來”
新形勢下,人民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而且接受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傳統的博物館展陳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人民的需求,也難以達到理想的展覽效果。博物館只有不斷創新展陳模式,豐富文化建設,探索新的發展路徑,才能適應現代潮流,更好地傳播、弘揚傳統文化。
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通過“展廳視頻、投影、紀錄片、公眾號、視頻號”等數字化手段,讓展覽變得新潮起來,更好地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該館將實物、線上、視頻展融為一體,每月向社會征集一次計劃經濟時期藏品進行交流展出,展覽研學相結合,讓展覽形式活潑、多樣;為進一步保護傳承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文化,該館組建專家團隊成立景德鎮十大瓷廠研究中心,進行十大瓷廠文化課題研究,出版全方面展示景德鎮十大瓷廠時期的創新發展、文化傳播、代表人物等的專著,目前已出版《國窯·景德鎮十大瓷廠風華錄》系列、《景德鎮十大瓷廠》等3套書籍;該館征集了200多位當時瓷廠的老藝人的建議,組建了10多位專家團隊設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將十大瓷廠的代表性作品、紋飾與時代特征結合,成功開發了饒玉影青茶具、龍鳳餐具、蝶戀花瓶復制品等文化產品。
作為陶瓷文化和藝術表現形式的守護者,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通過不斷創新,正逐漸成長為一個承擔陶瓷傳播文化、引導城市文明的載體和平臺。創新,讓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在不同受眾當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作者:李勝利,系江西省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