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有序引導、依法規范城市工商資本和科技、人才下鄉,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這為打好鄉村全面振興主動仗,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實踐的鄉村篇章提供了科學指引。作為“關鍵變量”的數字科技在其中尤為重要,最能體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數字含量”。新時代新征程,要搶抓數字科技變革機遇,充分釋放數字科技在鄉村發展中的疊加與倍增效應,激發鄉村全面振興新活力。
以數字新基建構筑鄉村振興新底座。數字新基建既是城鄉發展“數字鴻溝”的彌合之路,也是當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必要基礎。一是加強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布局與優化5G網絡、物聯網、光纖網絡等鄉村網絡基礎設施,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在廣大鄉村地區全面覆蓋。科學布點與規劃鄉村寬帶、5G等網絡基站,切實保障鄉村網絡服務低延時和高速率,真正讓鄉村地區破除數據壁壘,走出“信息孤島”。二是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充分利用數字技術,重點對鄉村地區的交通、水利、能源、人居環境等領域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加快打造獨具鄉村特色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保障鄉村交通安全。全面推動傳感器與智能控制系統在鄉村水利、農田灌溉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促進鄉村水利資源的高效利用。加強鄉村電網的數字化升級改造,優化鄉村電能的高效分配與綜合管理。三是推動涉農數據資源共享。構建鄉村涉農數據平臺,系統整合土地資源、農產品流通等涉農數據,收集與分析農業生產數據,動態采集與更新數據信息,形成更加系統、更加準確的涉農數據資源庫,徹底打破數據分割,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的涉農數據共享互通。
以數字新業態激活鄉村產業新引擎。推動數字經濟下沉鄉村,促進鄉村產業的全面重組與發展升級,激活鄉村全面振興新引擎。一是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加大政策支持與引導力度,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各地開發本土電商服務平臺,吸引社會資本投向鄉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依托短視頻等,加強推廣與宣傳。完善農村電商物流網絡體系,加快鄉村物流數字化轉型,合理布局鄉村物流配送站點,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二是著力打造鄉村智慧文旅。研究開發綜合性鄉村智慧旅游平臺,構建集吃、住、游、購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數字服務體系。設計與推出農業體驗、鄉村康養、民俗探秘等系列特色主題旅游,充分運用VR、智能感知等數字技術,打造智慧鄉村旅游沉浸式體驗新場景。三是發展鄉村數字創意產業。加快建設鄉村數字創意產業孵化基地,設立鄉村數字創意發展專項基金,推動鄉村數字創意與其他行業跨界合作,重點支持鄉村特色品牌以及成長潛力大的創意項目。打造面向鄉村青年、返鄉人才等群體的數字創客空間,提供技術、資金、市場等多方資源支持,培育濃厚的鄉村數字產業創新氛圍。
以數字新模式提升鄉村治理新效能。數字化開啟鄉村發展新模式,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顯著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一是加強農村“三務”信息化建設。開發農村“三務”數字管理系統,設置村務、黨務、財務三個子系統,涵蓋村務處理、基層黨建、財務管理等業務模塊,努力實現更多民生事項“網上辦”。建立農村“三務”信息系統數據安全常態保護機制,有效應對網絡攻擊、數據泄露等突發數據安全事件,全力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二是提升鄉村數字治理效能。打造鄉村數字治理綜合平臺,整合民政、社保、醫療等多方數據資源,廣泛收集村民意見與建議,便于村民查詢、辦理各項業務,解決傳統鄉村治理中的方式單一、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加強鄉村網絡建設,推動智慧鄉村高質量發展,提升鄉村治理的智慧化水平。三是加強鄉村智慧應急管理。加快建設鄉村智慧應急指揮平臺,集成醫療、氣象、地震、消防等多源數據,面向自然災害頻發的鄉村重點區域布設智能監測設備,動態監測與提前預警森林火災、洪水、塌方等潛在風險,實現實時應急響應以及快速聯動處置。
(作者單位分別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西南大學,本文為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成果)
來源:重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