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人,重孝道;對子女,重教育;紅白事,不排場;破舊俗,立新意,鄰里和諧多幫忙,衛生整潔居室亮……”近日,走進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筠門嶺鎮芙蓉村,只見道路寬敞整潔、房屋錯落有致、公共設施配套齊全、村規民約與芙蓉村環境衛生評比欄等制度牌亮眼醒目。
近年來,筠門嶺鎮以村規民約的修訂、執行、監督、內化為切入點,立足于村情實際,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重新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推動村規民約在促進鄉風文明、破除陳規陋習上發力見效,呈現出“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管理民主”的文明新風尚。
為讓鄉風文明蔚然成風,筠門嶺鎮按照“群眾決策、群眾執行、群眾監督”的原則,指導各村向黨員、鄉賢、村民代表等廣泛征求意見,通過政協委員院壩協商會、村寨壩壩會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協商,不斷修訂和完善各村村規民約。如今,最新的村規民約涵蓋了學法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村風民俗、村容管理、鄰里關系、文明新風建設等內容,這些內容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符合本村發展實際,著力推動解決村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群團組織反映的難點問題以及阻礙本村發展的痛點問題。
筠門嶺鎮并把村規民約作為推進鄉村治理的有力抓手,通過“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形式,結合村情民情,修訂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實際、貼近群眾、實在管用的村規民約條款,有力推進村規民約規范化建設與鄉村發展協同并進。
部分村修訂的村規民約,圍繞社會治安、消防安全、鄰里關系等幾大塊內容,以戶為單位,實行“黑名單”管理制度,考察期為三個月,考察結果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后在村務公示欄和微信轉發,突出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有效解決了村民主體意識不強、“村務事”不好管等難題,督促群眾積極遵守和嚴格執行村規民約各項規定,用嚴的標準抓落實,鼓勵村民相互監督。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黨員示范崗、監督崗,帶動引導群眾參與、執行村規民約。
為抵制濫辦酒席、大操大辦陋習,筠門嶺鎮還將“合約食堂”模式納入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將操辦婚喪酒的天數、桌數、菜品數、禮金等具體標準寫入村規民約。通過控制宴席天數、控制桌數,實現減少辦酒成本、減少辦酒門類,以實際行動破舊立新,移風易俗,樹立村寨文明新風。
“自從定了村規民約后,村子越來越干凈整潔,鄰居之間也是一團和氣。”提起村規民約,芙蓉村村民朱慶春對村里的變化連連稱贊。
在開展和美城鄉“文明新風倡導行動”中,筠門嶺鎮還進行“樹文明新風,做時代楷模”多項評選,各村根據村規民約,由各村道德評議會評選出“最美家庭”50多戶。以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推動村規民約入腦入心、文明新風走深走實,讓村規民約在鄉風文明中切實發揮作用,提高群眾文明爭優意識,讓群眾成為新時代文明的主動參與者、傳播者,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努力營造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社會氛圍。(肖光財、陳文龍、張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