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當前,各地積極響應號召,深入推動綠色發展,將黨建引領作為生態建設的紅色引擎,全面推動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黨建聯建共促進,凝聚“綠色共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層黨組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加強黨建工作與其的緊密性,充分發揮引領保障作用,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堅持黨建聯建共建,因地制宜推動基層黨組織有機聯結,促進“各自為營”轉變為“抱團發展”,探索實施“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促進”的黨建聯盟模式,形成生態黨建合力,激發生態黨建創新力,推動生態文明和諧穩定發展。
干群齊心共發力,夯實“綠色基石”。聚焦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黨支部當主角、黨員干部作示范,引導帶動廣大群眾從“旁觀者”變“參與者”。借助主題黨日活動、文明鄉風創建、環境整治等工作,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群眾生活的各方各面,讓廣大群眾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綠色生活理念,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推動形成黨員干部帶頭干、人民群眾跟著干的“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同時用好鄉賢力量,鼓勵廣大鄉賢能承擔社會責任,號召鄉賢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發揮出人脈廣、資源多、影響大的優勢作用,促進形成上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產業發展共惠利,壯大“綠色經濟”。依托區域生態資源優勢,將產業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為當地經濟注入綠色動力,切實謀劃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優化產業結構,注重培育特色產業,引導種植業向規?;藴驶⒕G色化發展,增強農產品核心競爭力,打響當地特色品牌,提高農戶收入的同時吸引游客前來參觀學習交流。同時深挖旅游資源,推動農旅融合,發展紅色研學項目,打造鄉村精品游產品,為村集體經濟拓寬發展路徑。盤活鄉村閑置資源,積極鼓勵村民入股,以多方合作的形式參與農旅項目經營,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讓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享受發展紅利。
(浙江省瑞安市曹村鎮人民政府 陳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