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校規范化建設是增強黨校培訓實效,實現農村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的前提條件。在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鄉鎮黨校規范化建設和基層黨員集中教育培訓全覆蓋的熱潮正蓬勃興起。中共交城縣委黨校以創新“123”機制為抓手,推動鄉鎮黨校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基層黨建和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一個突出”引領方向,始終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突出政治導向,教育引導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將黨的群眾路線落到實處。
“二級陣地”層級體系,不斷延伸黨員教育培訓“觸角”。一方面做優鄉鎮黨校陣地,出臺相關意見,推進“六個有”規范化建設;另一方面做活教學點線陣地,各鄉鎮黨校結合自身特點,打造了26個特色鮮明的基層教學點,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
“三向優化”管理機制,有力增強教育培訓質量實效。優化班次設置,根據黨員知識結構、職業特點、培訓需求等分類編班培訓,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優化師資儲備,構建多元化師資體系;優化督導考核,將鄉鎮黨校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專項考核,確保工作落實。
在這一創新機制的引領下,交城縣各鄉鎮黨校紛紛展現出獨特的活力與成效。
洪相鎮率先上好“第一課”,為33名入黨積極分子精心安排了包括專題教學、分組研討、交流發言、志愿服務、團建活動、結業考試等豐富的培訓環節。鎮領導干部登臺授課,市信訪局相關負責人受邀講授紀律專題黨課。通過多種創新方式,讓入黨積極分子增進對黨的了解和認識,端正入黨動機,為黨員隊伍培養了堅強的“后備軍”。
此外,洪相鎮還在創新“育管用”方式上積極作為,組織開展“青春早學堂”系列微課程。17名年輕干部輪流上臺進行20分鐘左右的“PPT展示+脫稿演講”,自擬題目、自備課件、自選形式,授課內容涵蓋理論講解、公文寫作、黨務工作和政策解讀等,隨后鎮黨委書記、鎮長分享經驗,勉勵年輕干部成長成才。通過“辦學堂”,年輕干部在登臺講課和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成長。
夏家營鎮則聚焦黨員“必修課”,組織107人開展集中輪訓。輪訓為期三天,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邀請縣鄉領導干部、黨校講師、業務骨干專題授課,內容與基層實際緊密關聯。同時,鎮黨委明確請銷假備案及通報制度,以考促學,力求打造一支思想堅定、能力出眾、擔當作為的黨員干部隊伍。
西營鎮緊密貼合基層實際,開展2024年第一期黨員集中輪訓培訓工作暨迎“七一”黨課培訓。量身定制的課程由領導干部、業務骨干、專業教師輪流授課,鎮黨委書記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縣委黨校教師進行黨史專題授課,西營司法所負責人講解調解糾紛技能知識,全面提升黨員隊伍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
水峪貫鎮的“傳承·筑夢”主題系列微黨課采用“3+3+2”模式,通過“三個突出”“三個注重”“兩個加強”,突出主題時代性、黨員參與性和教學靈活性,注重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貼合鎮情鎮況為前提和以提升服務水平為根本,加強組織領導和結果運用,讓微黨課成為黨員教育的新潮流。
交城縣委黨校的創新舉措和各鄉鎮的積極實踐,讓鄉鎮黨校成為了黨員干部成長的搖籃,為交城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交城縣融媒體中心 冀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