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東街道新建住宅類社區成立于2017年,是橋東街道常住人口最為密集的片區,擁有15個新建住宅小區,可容納居住人口近10萬人,社區黨組織包括東山社區黨支部和韓東社區黨支部,共有黨員67名。隨著片區經濟商圈逐漸發展成勢,周邊教育資源聚集落地,新建住宅類社區逐漸顯現出黨建引領社區共建共治不深入、基層治理力量不足、工作缺乏抓手等問題。橋東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焦群眾期盼探索小區治理“最優解”。
織密組織網格,深化社區治理。針對新建住宅類社區住宅小區規模大、數量多,物業公司服務不到位等問題,街道黨工委聚焦“怎么管”,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擴大組織覆蓋,摸排物業小區黨員,組建5個小區黨支部和物業公司黨支部,推動小區、物業黨組織應建盡建,將黨組織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實行網格管理,將15個物業小區劃分為7個網格,整合街道、社區、物業管理中心等多方力量下沉,發揮黨員干部在網格管理中的作用,就近服務社區居民。優化隊伍結構,街道黨工委選優配強社區“兩委”干部,優化調整2名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選派街道組織委員聯系指導,著力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效能。
裕和物業黨支部“戲曲進鄉村”活動
著眼群眾需求,打造服務品牌。聚焦黨建與群眾需求相融合,不斷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優化基層服務陣地,活用婦女兒童服務站、幼兒園、養老服務協會等公共場所資源,優化整合為11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為落實黨群服務提供陣地。打造公共服務品牌,聚焦“一老一小”服務需求,善用人才資源開設“周末親子閱讀”和“暑期公益課”,積極打造“兒童友好型社區”,設立“愛心理發日”,常態化為60周歲以上居民提供理發服務。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匯聚機關單位共建資源,動員黨員、居民、學生、企業家組建150人的志愿者服務隊,推出義剪、義診等暖心服務,助推東山社區獲潮州市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和湘橋區五好關工委。
開展暖心服務活動
善于聚勢賦能,實行多方共治。建立黨建聯建制度,深化街道“大工委”,做實社區“大黨委”,探索“街道+部門+社區+物業”基層治理模式,構建共建共治工作格局。創新自治方式,搭建“黨群聯席會議”議事平臺,組建“街道+社區+物業”人民調解委員會,指導社區不定期傾聽群眾心聲,并形成反饋機制。針對小區治理中的民生熱點、難點,聯合多部門解決片區公交車停靠、垃圾壓縮站重建、網約房擾民等問題,主動排查工人欠薪、業主反映熱烈等不穩定因素,有效調解矛盾糾紛近百宗。推行共治共建,吸納轄區學校、醫院等單位資源力量,提高服務群眾能力,開展環境整治、法治宣傳、義醫義診、家政技能提升等活動,創新“住宅小區互學互評”機制,推動7個小區被認定為綠美或園林式住宅小區。
橋東街道堅持多方合力強化組織領導,以一盤棋思想提高社區發展融合度,以區域化黨建推動多元聯動共治,街道組織體系更加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更加明顯;發揮黨建品牌引領作用,創新完善“參與制”服務體系,“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逐步實現,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得到有效提升。(中共潮州市湘橋區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