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豐城市筱塘鄉為做優做實干部平時考核,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從優化考核指標、考核方式、結果應用入手,按季度分段進行平時考核,在考評系統“線上”考核計分,變“線下考核”為“線上考核”,有效防止了考核中出現“印象分”、“人情分”、“結果和應用不一致”等弊端,大大提高了平時考核的精準度和實效性,激發了干部擔當作為的“精氣神”。
指標設置“精細化”,變“模糊考核”為“精準考核”。針對平時考核打分“憑印象”、“憑感情”、“跟感覺”等問題,按照班子成員、中層干部、一般干部三個級別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和分值,總設四大類,各細化為21項,每項都設置固定分值,日常管理主要考核工作紀律5項指標占20%,工作業績主要考核工作表現、工作實效等7項指標占40%,季度述職主要考核工作進展、效率等4項指標占20%,民主測評主要考核政治素質、工作作風、生活紀律等5項指標占20%,年終考核時平時考核分值占80%。同時,根據崗位性質,合理設置崗位系數,對工作任務繁重、容易被問責的崗位適當提高崗位系數,如安全生產、鄉村全面振興等崗位成了干部競相爭聘的“香餑餑”,通過精細化設定考核指標,實現了“干有方向”、“趕有目標”、“評有標尺”。
考核開展“數字化”,變“線下考核”為“線上考核”。針對以前考核容易出現“小圈子抱團取暖”、礙于情面打分等問題,平時考核從“線下”搬到“線上”,考核評分全部在績效考核系統里獨立完成。一是個人“線上交賬”。鄉政府干部個人采取“周上報”、“月小結”、“季述職”方式,將自己平時工作表現、工作業績等每周上傳至系統內,每月小結一次、每季述職一次,如實記錄平時表現,并開展自評。二是干部“線上對賬”。主要采取“周點評”、“月評估”、“季評定”方式進行,班子成員對分管線上干部進每周點評、每月進行“好”、“較好”、“一般”、“差”評估;全體干部對其他干部每周“線上”對賬、集中季度評分,并對虛假“交賬”進行扣分。三是組織“線上算賬”。筱塘鄉黨委根據線上評定的結果,按照班子成員40%、其他干部40%、村書記20%比例線上得出平時考核結果,通過“曬績”、“對賬”、“評定”擠掉平時考核水分,實現“干在平時”、“比在平時”、“評在平時”,倒逼全鄉干部轉變作風和態度。
結果應用“差異化”,變“有形考核”為“有效考核”。豐城市筱塘鄉把平時考核結果與經濟獎勵、政治激勵掛鉤,實現結果應用體現“差異化”。充分運用平時考核結果發放績效考核獎金,拉開同類型干部間“好”和“差”檔次的獎金差;年度評優必須至少有2次平時考核“好”的檔次,平時考核均為“好”檔次,年終直接評優;干部職級晉升時,平時考核沒有“好”等次的延遲半年晉升,年度考核“優秀”的可以縮短半年期限晉升;對于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優秀的,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優先考慮,通過差異化運用考核結果,較好解決了“干與不干、干好干壞、干多干少一個樣”問題。(豐城市筱塘鄉 李國輝 唐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