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繪美景,鄉村譜新篇。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鄉村振興要靠產業,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廣大基層干部要正視當前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以“深化改革,調動億萬農民積極性”為主旨投身鄉村全面振興,順應“天時”之利、匯聚“地利”之便、夯實“人和”之基,在新起點上乘勢而上,用心用情用力展現振興擔當。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穩住農業“基本盤”,答好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道“必答題”,基層干部肩負著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要尊重自然規律,常謀打基礎、利長遠的規劃舉措,激發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胸懷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知識,領悟新理念,關注社會熱點和難點,用腳步丈量民情,以行動詮釋初心,投身鄉村全面振興時代洪流。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自然資源、天然稟賦和民俗文化,這些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正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寶貴財富和潛力所在。基層干部要巧借“一地”之力、匯聚“地利”之便,因地制宜發揮地利優勢,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和動力。要針對本地實際情況,多加探索創新,既不盲目模仿,也不閉門造車,在充分借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力爭“首創、原創、獨創”,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品牌。要將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作為鄉村全面振興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舉辦傳統節日慶典、民間藝術展示和手工藝體驗活動等吸引游客,促進鄉村旅游發展。與此同時,此舉還能帶動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多元化,從而有效激發鄉村活力,讓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基層干部要緊緊圍繞農民、人才等核心要素,堅持以人為本,在制定政策和實施過程中,始終把農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更多的農民自覺參與到鄉村全面振興中來,確保他們能夠共享發展成果。要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農民的文明素質,從而增強農村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要注重農村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加強教育和培訓,使他們不斷豐富專業知識、錘煉專業能力、提升專業作風,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基層干部順應自然、挖掘地域潛力、激發群眾活力,以天時為序,以地利為基,以人和為魂,定能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作者:舒潤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