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年輕干部要在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下功夫,切實轉變作風,練就過硬本領,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開創新局面、邁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增強腳力就是要走得穩、走得深。腳力是基礎,體現的是調查研究的能力與水平,眼力、腦力、筆力歸根到底要從腳力中得來。因此,腳步要穩,即站穩人民立場。要厚植人民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始終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調動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主動性、自覺性,廣泛匯聚人民力量。腳步要深,即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調查研究不是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而是要運用好“四下基層”經驗,經常性深入基層一線、群眾身邊,熟悉基層實際情況,重點圍繞紅色基因傳承、鄉風文明、好人文化、農文旅融合發展等主題開展調查研究,推出一批有思想含量、有理論分量、有話語質量的研究成果。
增強眼力就是要看得廣、看得真。眼力是前提,體現的是觀察和判斷事物的能力與水平。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干部應掌握各方面知識,煉就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眼界要廣,即多學習多歷練。知識可以拓寬眼界,要多學習,不僅要學政治、學理論,還要廣泛涉獵哲學、經濟、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識,加快自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視野;實踐可以提高眼界,要多歷練,主動到艱難復雜、任務繁重的崗位歷練能力,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次燙手的山芋,不斷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眼界要真,即提高自身辨別能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辨別政治是非、把握全局、防范風險的能力;更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對待錯誤觀點、言論,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敢于發聲、敢于亮劍。
增強腦力就是要想得多、想得新。腦力是關鍵,體現的是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與水平。這就需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年輕干部不斷增強腦力,要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圍繞中心工作勤思考、善創新。對此,要想得多,即勤思考。深入思考當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戰略、新任務,重點圍繞打造文化活動品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多出“好主意”、多提“金點子”、多開“好方子”,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展現青春活力和貢獻自身力量。要想得新,即善創新。創新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不竭動力,特別是在推進文化惠民活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工作中,要多想一些創新點,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形式、方法、手段等全方位創新,更好地發動群眾、引導群眾,讓人民群眾找到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增強筆力就是要寫得對、寫得好。筆力是落實,體現的是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與水平,腳力、眼力、腦力最終都反映在筆力上,年輕干部要不斷增強筆力,善用“筆桿子”,成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站位高、立意遠,才能寫得對。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努力提高思想覺悟和思維層次。另一方面要做到“身為兵位,胸為帥謀”,準確領會領導意圖,領導強調最多的、調研關心的、會議上脫稿發揮的,往往是重點,要深入領會并運用好。要多積累、肯吃苦,才能寫得好。年輕干部平常要多看看黨報黨刊、時政雜志,不斷積累寫作素材,磨練文字功夫,砥礪表達能力,提升寫作技巧。同時,還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境界,在寫作上敢于吃苦、樂于吃苦,做到精心推敲、反復修改,寫出高質量文稿。(作者:魏晉升)